记者 康诗文 何腾涛
通讯员 王彦力
有这样一位姑娘,毕业后怀揣梦想,回到家乡,将自己喜爱的绘画变成了事业,让梦想“落地发芽”,用一支画笔绘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便是素合美学馆的创始人王祈然,这位温婉优雅却充满力量的女性,正用她的热爱和坚持,为更多人打开通往艺术和美的大门。
谈起创办素合美学馆的初衷,王祈然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一直相信,艺术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创办美学馆,不仅是想教授绘画技巧,更希望打造一个能够释放压力、表达自我的空间。”大学毕业后,王祈然如愿进入一家设计公司,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收入。然而,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并没有让她满足,她心中始终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因为大学导师的一句“人生没有设限,一定要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她开启了创业之路。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疯狂,但对她而言,却是追寻内心声音的必然选择。
素合美学馆内布置温馨而精致,推开门,仿佛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墙上挂满了学员的画作,每一幅作品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素合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阶层、行业,他们都对生活有着纯粹的、执着的热爱。“每当看到学员沉浸在绘画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王祈然笑着说道,在她的美学馆里,会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精神共振的朋友,大家都会把这方小小的空间变成独属于自己的大舞台。许多学员更是因为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等原因来到这里,在她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逐渐打开心扉,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更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创业至今,王祈然除了教授绘画技巧,还积极传播美学理念。她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分享美学知识与艺术作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王祈然慢慢找到了新的方向。她不断尝试将非遗元素融入课程中,相继推出“非遗缠花”“植物扎染”“金箔画”“掐丝珐琅”等非遗课程,尝试利用艺术创作的多种形式,增加现场手工制作与体验环节,包括儿童体验、成人学员体验及开发团体课程等。希望通过艺术的视角和方式,与传统“相遇”,碰撞出受到市场欢迎的工艺品,这种碰撞不仅是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更是赋予它全新的时尚含义。
在创业之余,王祈然始终心系公益,积极投身于美学教育的普及工作。她受邀在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宁波五一广场夜校等场所开设公益课程,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丰富多样的非遗体验内容。她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带领市民群众沉浸式感受非遗艺术及传统绘画的魅力。这些公益课程不仅让传统文化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更让美学教育打破了年龄、职业和阶层的界限,真正实现“艺术为民”的理念。
如今,王祈然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之路上越走越坚定。结合市场需求,素合美学馆推出的一系列非遗课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未来,素合美学馆将开设更加多元化的非遗体验课程,让大家能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王祈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