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锦雁学堂”,建立“社工加油站”,以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三大培训系统推进专职社工再教育、再培训。坚持实干导向,有计划选调社工到街道征迁、信访、维稳等重点岗位实践锻炼,提高服务群众、履行职责、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坚持搭台架梯,开展竞争性选拔活动,从优秀社工中发展党员、储备社区后备干部,拓宽成长空间。坚持专业服务,人性化分年龄区间督促社工“持证上岗”,要求新进社工在3年内取得社工证,现有社工中45周岁以下的,须在5年内取得社工证。
织密“监督网”
规范日常管理
健全用、管、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化作风建设,让社工树牢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实行日常动态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工作考勤、值班值守、外出报备、请假审批等制度,实现社工管理有章有法。融入多元监督机制,不定期组织街道纪工委、社工办进行抽查、督查,严禁社工索、拿、卡、要、报等违规行为。推行“全科社工”,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代办服务制等8大类服务制度,有序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制度促进规范。
激活“动力源”
推动担当作为
抓准“减负增效”,明确7条工作职责、7项绩效考核,通过厘职责、赋权能,让“痕迹”变“实绩”。突出考核“风向标”,分社区评价、日常履职、民主测评等三大项,量化评定考核结果,挂钩年度绩效奖金,同时作为社工续聘解聘、奖励惩戒、岗位调整和晋升依据,激发社工争先意识。在评先评优中对“优秀社区”予以倾斜,社工优秀等次一般控制在20%以内,本社区年度考核A等次的,优秀等次比例可上浮至25%,增加考核公平性,同时激励社工齐心协力建设本社区。
通讯员 王一丹 徐青
为着力破解社区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近日,锦屏制定出台《锦屏街道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日常管理制度》,规范社工管理,形成以日常管理、服务制度等五大块内容为支撑的20条管理办法,持续为“小马”赋能,为社区“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