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打脸”套路多 警惕非法水光针

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的不断发展,水光针这种皮肤护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追捧。水光针又称中胚层疗法,可以将药品或者营养物质注射至多数护肤品达不到的真皮层,用于缓解皮肤老化、干燥、肤色暗沉等问题。它属于一种创伤性的医疗美容项目,进行此项目需要取得相关的行医资质。

然而,目前有不少无良的生活美容院、皮肤护理中心等机构,在没有医疗资质的情况下,非法为顾客注射水光针盈利,这种行为不仅可能使顾客受到伤害,对于经营者而言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最后引火烧身。

◆相关案例

2024年2月21日,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投诉,称自己在某美容店对脸部做了水光针项目后,第二天脸部就出现了肿胀,消肿之后留下了色素沉着,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商家不愿支付医院治疗费用,希望执法人员能够帮忙解决。执法人员对此违法线索进行了深入调查,向投诉人进一步了解案件细节后,赴涉案美容院检查取证。违规的美容院一般都有反侦察意识,当执法人员赶到时,未能检查到医疗器械、药品及相关痕迹。好在投诉人已经事先准备好了相关的证据,商家只能交代自己的违法事实。同时经司法鉴定,美容院的非法诊疗行为造成了患者八级伤残,经营者涉嫌非法行医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普法课堂

问:进行医疗美容项目需要何种许可?

答:首先,机构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开展医疗美容诊疗科目,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其次,要有医生资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十三条第四款规定:未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问:没有行医资质,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活动,会受到何种处罚?

答:机构的非法行医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个人非医师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情节较重的非法行医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疾控解读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医疗美容技术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和改变。然而,如同所有医疗行为一样,水光针治疗也伴随着风险和潜在的危害。爱美者在享受其带来的益处同时,也应该了解其潜在的风险,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注店家资质,注意保存证据。在选择美容店家的时候,要留意相关的证件是否齐全,尤其是进行医疗美容项目是否有相关资质。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应当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且从事水光针治疗的医生需具备相应的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书。此外,爱美者在接受服务前应要求店家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及费用明细,并保留好所有与治疗相关的文件资料,如合同、收据、治疗前后照片等。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自己更好地跟踪治疗过程,也是日后若发生纠纷时重要的法律依据。

充分知情,了解风险。在进行医疗美容项目之前,店家有义务让顾客知道该美容项目的实现方式和其中的风险。爱美者在接受水光针治疗前,应该详细了解治疗的过程、所使用的材料、预期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例如,水光针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局部感染、过敏反应、色素沉着、皮肤凹凸不平等。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爱美者做出更加理智的决定,同时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区疾控中心 楼辉

2025-03-11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03217.html 1 3 美容院“打脸”套路多 警惕非法水光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