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里的文化双璧

沈潇潇

吴江泾是一座从海上“漂流”来的唐代古村。为避唐末战乱,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的乡贡进士吴思与弟吴泰一族南逃,颠沛流离中在象山港北岸登陆,先暂栖松岙官路头,约三年后向西择地定居,取村名为吴江泾,寓意不忘故里,现已简化为吴江。当年吴思相继在松岙、吴江泾结庐办学,一缕书香千年不绝,自清以来吴江泾出了近百名上至高校下至村塾的校长和留学生,以千年教育古村跻身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

清末至民国期间,村里有一对堂兄弟,他们是“志友”,一个编修了《忠义乡志》,一个编修了《金峨寺志》;他们是乡村教育家,一个开办了丛桂文社,一个重兴了忠义区高级小学;他们是诗友,共咏家乡风光,抒发爱乡情怀……他们就是吴思的三十二代孙吴文江和吴振藩,堪称镶嵌在奉化乡野文化土壤里的耀眼双璧。

吴文江(1857—1897),出生于吴江泾的书香门第和行善之家。光绪《奉化县志》载,其祖父作霖,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父兆梁,善举著于乡。文江天赋聪颖,学习努力,乡试由增贡生选遇缺先训导修职左郎。其家有瓻醁楼藏书九千余卷,一生嗜读,尤其留心掌故,遇到与奉化有关联的记载,都一一辑录考证,其间发现县乡旧志多有错讹,逐一校勘,著有《枌社备稽》《县志校勘》《瓻醁楼诗稿》等。奉化沿海地区旧为忠义乡,因有忠义将军之称的五代名将楼茂郏而名,吴文江对地方文化作出最大的贡献当是以四度寒暑编纂成的二十卷《忠义乡志》。令人扼腕的是,吴文江为编纂《忠义乡志》心力交瘁,稿成之日也是他的生命走向终点之时。光绪《奉化县志》载其“病危,执其友刘绍琮手,谆谆以志事相托,语不及私,卒年四十一”。刘绍琮是牌门头村人,岁贡生出身,后在文江共同好友庄崧甫、孙锵的支持下进行了修订,终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春刊行。时任奉化知县李前泮也是地方志编修的热心推行者,在他任上编纂了集历代奉化县志之大成的四十卷光绪《奉化县志》,他为《忠义乡志》作序,盛赞吴文江诸君“慨邑乘废坠,惧文献之无征,毅然以乡志为亟,可谓翘然彬雅务持大体之君子矣”!

吴振藩(1871—1936)是吴文江的堂弟,也出自书香门第和行善之家。其父亲吴志夔是当地慈善组织永济会的创始人,因捐献良田四十亩而被清同治间奉化县令授予“善与人同”匾额,名扬四邻。吴振藩为优贡出身,按清律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之规定,曾出任温州教谕。1932年,他应金峨山东麓金峨寺住持卓梵上人(俗姓李,松岙村人)之请编纂《金峨寺志》。金峨寺由唐代高僧、禅宗著名禅师百丈怀海于唐大历元年(766)初创,至北宋治平元年(1064)宋英宗赵曙赐“金峨山真相寺”额,成为禅宗名刹。吴振藩在前期周憇南(石盆村人,对《忠义乡志》采访多有出力)未完稿基础上,收集、整理久已散逸的历代诗词、文典,去伪存真,拾遗补阙,编纂完成了六卷本《金峨寺志》,其中卷一记山川,卷二、三记建制,卷四、五记释传,卷六记形胜,是一部全面记述金峨寺的专志,并在民国二十三年刊行。可叹天妒英才,吴振藩两年后不幸病逝。

吴文江和吴振藩因热心办学和乡间公益事业而闻名乡里。吴振藩辞去温州教谕后返乡,与胞兄一起募资重兴忠义区高级小学及东山书院,得省都督银质勋章表彰,还曾任忠义区议长。吴文江在光绪十四年(1888)筹资谋划、督建吴氏宗祠昭孝堂(新祠堂),次年竣工后又拨出前楼创办义学丛桂文社。他和堂弟吴振藩共同执教学,先后延请孙锵、庄崧甫、江南溟、周世棠等奉化硕儒任教。其中好友孙锵时为秀才、后中探花(进士第三名,第一名为状元),其所作《丛桂文社记》曰:“丛桂之意,无慕乎速成,无息于自废,厚其基而固其根,活其本而荣其枝。”吴文江把此文书于壁上以勉励学生。马头村留法的陈大浩、留德的陈宗棠、桐照村留美的林平一、鄞县朱家峰村留日的朱镜我等人士都在这里完成了初级教育,本村吴姓弟子学有所成的更多。

吴文江和吴振藩又是一对诗友,与诸多奉化文士时相唱和,如吴文江与孙锵“一日不见,则诗筒往复”,又有《从弟水亭久不来,以诗二十韵招之》,水亭闻即袖诗而来,成一时佳话。他们的诗多以歌咏家乡风光和抒怀为主,质朴清新,情深意切。如吴文江《村居即景》诗云:“雨余晴鹊小楼东,出海云霞数点红。香稻垂头花滴露,甘蕉展翅叶摇风。负锄近出龙钟叟,荷笠远归犊背童。如此画图天与设,丹青犹恐笔难工。”庄崧甫也有山居诗云:“山居之乐乐无穷,极目红霞透远峰。赏心悦目随处是,桃含宿露柳摇风。”吴振藩《咏梅》诗云:“雪压风欺瘦不禁,寒香香色入年深。若非数点枝头着,谁识乾坤尚有心。春花秋草入目摧,孤山尚挺数株梅。芳心历尽风霜苦,不向人间热处开。”

吴文江和吴振藩的子女大多继承家风投身教育文化事业,其中:文江次子吴嵎留学日本海军学校,曾任黄埔军校教职及中山舰舰长;三子吴世晨留学日本大阪农校,曾任省立农校校长;四子吴笔锋曾任省立水产学校校长;长孙吴烔抗战后曾任奉化中学校长。振藩长子吴崇峿留学日本后以教书为业,曾任奉化中学副校长;次子吴崇峋曾任职宁波市民众教育馆;三子吴崇廉抗战时期曾在南京、西康任通讯部门英语翻译、电讯技师;女儿吴玉卿,多次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值得一提的是,吴振藩长孙、著名甬式家具收藏家吴慈先生于2009年在诸友协助下重印了《忠义乡志》,这是晚辈向先贤的隔代致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远”的鲜活体现。

2025-02-20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99545.html 1 3 千年古村里的文化双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