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巧丽 王层裕
通讯员 吴金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服务,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途径。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区中医医院医共体下属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该街道23个村(社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近年来,该中心依托春天、桃源、绿都、秀水、金钟五大站点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与签约患者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在做实家庭医生各项工作的同时,提质增效,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内涵,让百姓有“医”靠。
体检报告详解读
让百姓有“医”问
做好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以及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免费体检,是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去年,健康体检于3月启动后,居民的体检报告陆续出炉。参加体检后,居民对自己的体检结果格外关心,但不少人表示看到体检报告一头雾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一知半解。为了给居民答疑解惑,该中心开展“居民健康体检报告解读”专项活动,一方面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为前来拿报告单的居民解读报告,另一方面邀请区级医院医生轮流到中心下属五个站点坐诊,为附近居民解读体检报告,从更专业的角度提供健康建议和指导。
“体检结果出来后,有区级医院医生为我们解读,这项服务太细心了!”家住金钟社区的孙阿姨今年70岁,体检报告出来后有很多异常项令她担心,正好金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通知她有区级专家坐诊解读报告,她便立即过去了。
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为辖区居民解读体检报告是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的一项惠民举措,随时欢迎有健康咨询需要或者体检报告深度解读需求的辖区居民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寻求帮助。
特色服务来辅助
让百姓有“医”诊
除了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包服务,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提供特色服务包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流行病,一旦发生骨折,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我们家庭医生签约的老年人较多,老年人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通过提供骨密度检测服务,可以尽早发现他们是否存在骨质疏松问题,以便帮助他们提早防治。”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使辖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对自己的骨质疏松情况有所了解,中心每年集中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各站点签约家庭医生居民提供骨密度检测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真不错,每年能做骨密度检测,帮我们省了去医院检查的麻烦。”桃源社区顾阿姨这几年参与了骨密度检测,现在得知还开通了颈动脉检查,她对这样不断迭代升级的签约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
上门服务解难题
让百姓有“医”靠
“签而有约”是家庭医生工作的关键一环。为方便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取得联系,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组建了微信群,对于年纪较大不会使用微信的居民则提供联络卡,方便电话咨询健康问题。为给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入户随访、家庭病床是该中心上门服务解难题的主要方式。
毛洁琼是秀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家庭医生,前段时间,她到卓大伯家看望他的老伴。卓大伯老伴基础病比较多,子女不在身边,当天早上起床感觉人不舒服,就打电话让毛洁琼上门看看情况。去完卓大伯家,毛洁琼还顺路去了宋大爷家,帮刚做完手术的他换药……“患者有需要、有困难,我们能帮忙的就尽量上门解决。”毛洁琼说,患者的痛苦有时不止源于疾病,给他们看病后,要与他们聊聊天,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心和关爱。
近日,金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周开斌对俞大爷进行了回访,了解其最近的身体恢复情况。俞大爷是该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今年97岁,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去年俞大爷不慎摔倒,顿时感觉左髋部疼痛不已站不起来,家人赶忙将其送到区中医医院治疗。因俞大爷和老伴年纪较大,孩子平时不在身边,俞大爷术后行动不便,没办法到医院门诊就医换药,周开斌就把俞大爷纳入家庭病床服务人群,多次上门给俞大爷换药,还为俞大爷量血压,提供健康指导。
周开斌管理的患者中,有一名家住时代望府的袁先生,他因打篮球外伤导致左腿髌腱断裂,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手术后被纳入家庭病床服务。周开斌每次上门换药时,都能收到袁先生及其家人的感谢,尤其是袁先生的母亲,因为周开斌的热情服务,主动到站点要求签约,成为金钟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居民。
接下来,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营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良好氛围,助力幸福健康村社建设,当好辖区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家庭医生团队在桃源社区开展骨密度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