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标准 严把品质关

萧王庙街道牌亭村助力芋艿头卖出好“身价”

记者 毛超峥 邢昊臻

通讯员 郑行娜

萧王庙街道是奉化芋艿头的核心产区,而在萧王庙街道,又属牌亭和前葛两个村出产的芋艿头品质最为上乘。今年,牌亭村为发展本村芋艿产业,首次建立起高标准芋艿头种植基地,严把品质关,助力芋艿头卖出好“身价”。

日前,记者来到农户汪章义的芋艿头仓库,他和老伴竺美丽正忙着打包,一旁,收获上来的芋艿头堆成了“小山”,包裹在泥土和深褐色的外皮中,看着并不起眼。当竺美丽熟练地撕去芋艿头的外皮,这个赫赫有名的奉化特产才完成了颜值蜕变。“正宗的奉化芋艿头,顶端是淡粉色,上面浅褐色的纹路线条越细品质越好,而我们牌亭村的芋艿头不仅口感粉糯无筋,而且自带一股芋香。”说起本村的芋头,汪章义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汪章义已经和芋艿头打了60多年的交道,作为高标准芋艿头种植基地的种植户之一,他在种植时严把质量关,单是选种育种环节就要经历两轮筛选。在收获的芋艿籽中,只有个头匀称、饱满,重量在50克左右的才能达标。每年农历正月前后,汪章义就开始育种,埋入土中的芋艿籽被覆盖上近10厘米厚的土,最后用薄膜保温。经过一个春天的孕育,芋艿籽便发出新芽,而汪章义只会挑选芽头又直又尖的芋艿籽做最后的培育。种植间距也颇有讲究,每亩只能种植约1000株芋苗。虽然芋艿头是常见的农作物,但种植时却需要精心护理,尤其对水分要求尤为苛刻,“芋艿头喜欢透气性好的沙土,水分条件需要达到土壤内部湿润但表面没有反渗水的程度,因此在夏季,每两天就要给芋艿田灌水。”汪章义说道。

牌亭村对于芋艿头产业的全力扶持也给了芋农“精耕细作”的底气。芋艿头受生长特性限制,每年需要轮换土地种植,因此,土地的流转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为此村委主动对接农业大户,协调土地转包事宜,解决了芋农的后顾之忧。酒香还需勤吆喝,牌亭村今年还精心制作了宣传短片,邀请新媒体大咖共同参与宣传,持续打响萧王庙街道和牌亭村芋艿头的品牌知名度。

虽然牌亭村出产的芋艿头售价在每公斤16元左右,略高于其他产区,但优良的品质依然吸引了不少客流,早在今年10月芋艿头上市初期,就有杭州、上海的老顾客打来电话订购。这也给致力于走芋艿头精品路线的牌亭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今年种植基地的成效显著,我希望进一步扩大种植基地的规模,继续打响牌亭村的芋艿头名号,提振芋农的种植信心。”牌亭村党支部书记许光辉告诉记者。

2024-12-18 坚持高标准 严把品质关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90498.html 1 3 萧王庙街道牌亭村助力芋艿头卖出好“身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