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全龄友好行动”

精准施策带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通讯员 任曙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最复杂的任务在农村。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区农业农村局以全龄友好行动为牵引,始终坚持“精准施策促增收”工作方针,持续提升低收入农户增收能力和生活水平。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一个结对帮促机制、拓展四条就业增收渠道、实施一项住房改造项目。

建立一个结对帮促机制就是指导各镇(街道)建立了一位镇(街道)领导、一位联村干部、一位村干部,3名干部帮促一户低收入农户的“多对一”结对机制,确保精准获知低收入农户的困难需求,确保精准落实落地各项帮促举措。

拓展四条就业增收渠道。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安排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参与到绿化养护、卫生保洁、河道巡查等村级公益性岗位中来。今年以来,已安排350余人就业,预计全年可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80万余元。推出项目建设岗位。在镇村两级小型建设项目、强村公司承接项目中挖掘岗位,引导业主单位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就业。今年以来,已吸纳300余人实现就业,预计全年可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30余万元。设立来料生产加工岗位。来料生产加工是我区农户家门口就业的特色载体之一。对参与来料生产加工的低收入农户实行了“一降一升”的政策倾斜,一降就是降补助门槛,低收入农户参与来料生产加工补助门槛由12000元降低到6000元,一升就是提补助标准,补助标准从1200元/户提高到2400元/户。这个岗位多劳多得,去年单户最高年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已累计带动80余户低收入农户参与劳动,预计全年可带动增收80余万元。实施竞争性试点项目。引导各镇(街道)、村集体等利用现有资源,以资金入股方式实施蓝领公寓、光伏发电等试点项目,项目所属镇街的所有低收入农户均可参与分红,实现带动增收。从该增收渠道建立以来(2021年以来),已先后实施了试点项目26个,全区每个镇(街道)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实现全覆盖,累计带动630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380余万元。

开展一个住房改造项目。从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慈善总会共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微改造110户,惠及莼湖街道、溪口镇、大堰镇等8个镇(街道)15个行政村,改造数量全市最多。

下步,区农业农村局锚定全龄友好行动目标,在低收入农户精准帮促上久久为功,深化落实现有各项举措,想方设法打通新渠道、实施新项目、建立新模式,促进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不落”。

2024-12-13 区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全龄友好行动”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89558.html 1 3 精准施策带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