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有财委员:奉化水蜜桃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中国第一桃”“琼浆玉露、瑶池珍品”之称,是中国四大名桃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综合效益好,是我区强村富民的“甜蜜”产业。水蜜桃是奉化农林经济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中国水蜜桃之乡”的称号由来已久,如何将这张名片递得更远,在可持续性、规范化以及品牌化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提案建议:
一、增强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定位。定期召开“桃农”会议,培养企业的品牌自豪感;讲好品牌故事,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故事内容,如“桃之印记”等;在水蜜桃上市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积极抢占产品的市场地位,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
二、推动专属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聚焦“品牌”,制定品牌推广计划,打造品牌故事,形成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实现品牌内容多样化、潮流化。如“佳沛”的诞生和推广,从不同程度上将品牌意识植入人心,最后是产品的加入,使得整个品牌显得比较饱满,接受度更强。
三、规范推广内容,形成推广体系。企业与政府部门统一推广渠道,实现内容的一致性,增加品牌知名度;统一包装,实现标准化运营;统一品牌,树立品牌形象;统一销售渠道,建全官方销售渠道和运营体系,保证产品品质。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对桃农的关注度,提升桃农积极性。严格农资供应,“以帮助基地农户提高销量”为目标,建立产品分销分工协作体系,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水蜜桃产业发展壮大。
四、打造标志建筑,完成品牌质变。建设水蜜桃品牌标志性的建筑和项目十分重要,可以实现“地标性”质变。
区农业农村局办理答复: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多个部门,凝心聚力重新打造水蜜桃产业体系,重塑水蜜桃品牌,以“提品质、创品牌、强推广、促发展”为中心,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推进奉化水蜜桃产业发展,力争年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
一是打造标准基地,规范品牌管理。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宜机化改造、标准化技术应用、专业生产团队培育等,对九岙水蜜桃园、乐野生态农场等基地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全区水蜜桃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提升。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行“企业+基地+技术”合作模式,着力达到标准化种植、高品质出产、高效率供应。另一方面,规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时公开“奉化水蜜桃”地理标志授权企业信息,为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监督提供权威信息支撑。指导“奉化水蜜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规范使用专用标志,鼓励、引导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使用“地标+自主商标”双标模式,参与市场竞争,有效提高产品附价值。同时,在组织桃农参加农博会、精品水果展销会,进驻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等基础上,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参与新型电商营销活动,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聚焦高端打造,开展多维宣传。区农商集团运营的“欢喜奉桃”作为我区打造的高端水蜜桃品牌,通过举办欢喜奉桃九岙基地户外推广系列活动以及世界佛教论坛、弥勒文化系列活动配套宣传活动,在迎合年轻人喜好、照顾当代人情绪的同时打响“欢喜奉桃”品牌。此外,通过百店千柜营销计划,引爆水蜜桃线下消费热潮,积极对接2024中国团长大会主办方承办奉化水蜜桃专场私域峰会,抢占上海这一水蜜桃市场制高点,奠定奉化水蜜桃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机遇。依托桃花马拉松、蜜桃音乐节、蜜桃市集、桃冠擂台赛等活动,持续提升“桃花之城”“蜜桃之乡”的影响力。
三是统一品牌形象,建立全链管理。为凸显奉化水蜜桃品牌效应,在“奉化水蜜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上实行授权制,授权主体统一使用“奉化水蜜桃”外包装,通过制订水蜜桃分级标准,对不同等级果品在包装上进行分类设计,包装设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登记,严格用标产品品控,以提高果品质量。同时,以水蜜桃全产业链链主单位区农商集团为核心,建立产、供、销、服环节一体的闭环运营机制。运用水蜜桃托盘式分选设备,根据糖度、重量等标准,实行统一分级、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有效推进奉化水蜜桃品质标准化。
四是谋划水蜜桃文化博览园,提升品牌内涵。为提升奉化水蜜桃品牌形象,展示水蜜桃文化的魅力,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促进奉化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区在萧王庙街道打造水蜜桃文化博览园,总面积约为330亩,总投约3.79亿元,包含水蜜桃展销中心、桃文化公园、分拣中心、临时交易市场、精品桃园及标准桃园等,是一个集邻里化现代贸易、桃文化艺术馆、桃种植展示、线上农副产品交易及农产品研究院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