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杰荣
每年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近日,区检察院在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保护动物”主题普法宣讲,以案释法、以法警示,帮助大家认识和了解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的危害。
案例回顾
只要轻触捕兽夹,“滴”的一声,手机上立马会响起“美味落网”的警报,这就是阿杨(化名)用来捕获野生保护动物的“黑科技”产品。“我是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这种捕猎方法的。”据阿杨交代,2022年,他曾在某短视频软件上看到有人使用弹簧套捕猎野生动物,这种弹簧套自带GPS报警功能,他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网购了30多个弹簧套备用。
阿杨按照短视频里的捕猎教程,把弹簧套设在我区山林野外的多个位置,静待“美味”自动落网。“短视频里说,要根据野生动物的脚印来确定它们的行走路线,它们一般会重复行走相同路线,所以在这些地方安装弹簧套陷阱就可以了。”据阿杨介绍,弹簧套配有磁吸GPS报警装置,当动物被抓住时,磁吸开关会被触发打开,警报信息会传到他手机上装的小程序里,但也存在误报。阿杨的手机里存了数十条触发警报的信息。
在近半年时间里,阿杨利用这种捕猎“黑科技”,先后捕获3只黄麂、2只猪獾、1头野猪。这些野生动物全部成了他的“盘中餐”。后来,该案被公安机关查获,阿杨因涉嫌非法狩猎罪被移送至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办案
经鉴定,阿杨使用的捕猎弹簧套为禁用工具(猎套),且其非法捕获的野生黄麂、猪獾、野猪均属于《浙江省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经过详细审查案卷以及翻查禁猎相关规定,承办检察官发现本辖区兽类野生动物禁猎期为每年4月20日至10月20日,以及春节期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至正月初八,阿杨明知是禁猎期,还利用禁用工具(猎套)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在此期间非法捕猎野生黄麂2只,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已涉嫌非法狩猎罪。
鉴于阿杨捕猎的野生动物数量较少,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自愿认罪认罚,并积极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区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同步开展宣告训诫和普法教育。
对于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类别的刑事案件,区检察院格外重视犯罪嫌疑人对公益损害的修复。近几年来,已多次组织开展增殖放流等活动,同时积极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对被不起诉人及时移交行政处罚,让他们切实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也让他们明白“不起诉不等于不处罚”。2024年以来,区检察院已对11个非法捕捞、3个非法狩猎的案件开展行刑反向衔接,违法人员均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检察官说法
野生动物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稳定,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行为不仅破坏动物资源本身,还会影响生态环境,甚至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
检察官希望大家共同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要乱捕滥食野生保护动物,如发现非法捕猎或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请及时向公检法或者相关行政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