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育 健心理

“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妙解成长的烦恼

记者 毛超峥 邢昊臻

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学生人格,助力全面成长息息相关。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疏导时,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能力和亲子关系受到严重影响。2010年前后,奉化全职心理教师人数不足10人,心理辅导“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缺乏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时限制重重,为此,2013年,我区成立了“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以“抱团”的形式进校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为当时宁波首例。

2013年2月,“奉化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站”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的志愿者轮流“坐诊”,利用双休日为全区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的心理辅导,成为宁波市首个提供面询服务的区级辅导站,这项创新服务的推出让深陷亲子矛盾的家庭看到了希望。小婷(化名)是一名转校生,沾染了“小偷小摸”的恶习,父母对其严厉管教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小婷的母亲带着她来到心理辅导站寻求帮助。通过与小婷及其母亲的深入交谈,辅导教师意识到是小婷长期缺乏父母正确的关爱而导致行为和认知出现了严重偏差,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母女俩渐渐打开了心扉。

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扩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覆盖面,2013年5月,“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来到裘村中学开展首次“送心育”活动,除了设置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游戏、专业的心理讲座外,校方还单独设置了一间教室用于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担心同学们会羞于参加心理咨询,没想到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姜红霞回忆道。也正是通过这次活动,让校方看到了学生对于心理教育的渴求,自此,我区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向团队发来了入校开展活动的邀请。同时,区心理卫生协会的志愿者也纷纷加入到团队中来。

随着心理辅导案例的逐渐积累,团队成员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背后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家庭的教育问题。为此,区教育局与区妇联开展合作,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奉心而化”团队的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进社区、进农村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辅导讲座。同时,团队精心挑选辅导案例,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进行授课演示,通过家、校、社会齐发力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冲破心理困境。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区教育局对此项工作的不断加强,如今,我区已实现中小学心理辅导站全覆盖,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大幅提升。2023年,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站升级为区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服务场地从最初的一间辅导室升级为一栋三层的小楼,除了“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以外,中心还成立了理想指引、学业指导、家庭教育等多个团队。“如今,我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阵地建设还是队伍培养都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未来,我们会继续沿着这两条工作路径,为全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更为全面的服务,引领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姜红霞说道。

2024-09-06 送心育 健心理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3337.html 1 3 “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妙解成长的烦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