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雪雁 何腾涛

机声隆隆,热气腾腾。近日,当记者走进君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5G智慧生产基地,水泵形状的总部大楼里,数字大屏上正实时滚动着工厂生产信息,车间内,一台台自动化设备井然有序地高速运转着,34米高的立体智能物流仓中,一排排“顶天立地”的货架排列整齐,多台高速堆垛机有条不紊地完成物料进出库……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数字化车间的打造、智能化系统的加持,正加“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迸发出企业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君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水泵生产近30年,主要生产潜水泵、花园泵、喷泉泵、深井泵等家用水泵,产品远销北美、欧洲等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君禾泵业早早开启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探索之路。2008年,企业上线ERP系统,并试水小批量、柔性生产流水线;2011年,企业第一条自主化自动装配线运行,人均日产能从原来的60台跃升至90台,效率提升50%。初尝“甜头”后,企业的步子越迈越大,以平均每年2000万元以上的“大手笔”投入生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018年起,企业开始谋划数字工厂项目,2021年正式投产。通过运用5G、边缘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管控、物流运输等环节实现数据实时感知和分析控制。”在数字大屏前,该公司信息中心总监杜立峰指着屏幕上的滚动数据告诉记者,原本生产数据只能挨个生产线去询问统计,一旦生产线出现问题,需要挨个机器检查,不仅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现在通过大屏,人员到岗情况、产品合格率、工单完成进度等一目了然。机器设备出现异常,也能通过系统及时报障并快速解决,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杜立峰补充道。

步入生产车间,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机械手臂灵活翻飞,各道工序有序衔接,生产线“火力全开”。在一条定子环形生产线上,“定子冲端子,套、收热缩管,黄腊管”设备正“聚精会神”地进行施工作业。据该公司工程部自动化负责人陈飞波介绍,泵的核心电机由转子与定子两部分组成,其中,定子生产需要经过绕线、整形、接线等诸多环节。“原本一个定子绕线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自设备投入使用后,只需要几十秒就能完成。”陈飞波说。如今,该条生产线上的工人数从3人减少为1人,劳动强度并未增加,但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此外,君禾泵业不断升级优化产品组装线,每一条组装线上分布着3至4个检测点,通过即产即检,实现了下线合格率100%。“目前,组装线的产能已经提升至每小时生产110台泵机,我们计划在3年内打造一条无人生产线,并实现80%的产品覆盖率。”陈飞波表示,受益于数智转型的赋能,来自全球的客户对企业不拖进度、保质保量的生产模式十分认可,企业订单不断增长。

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确化执行;数字化控制系统的运用,实现了订单下发、技术绑单、物料采购、物流流转、生产组装、设备维护、发货等全流程畅通,构建起人、机、产品的管理闭环,打通了精细化管控生产过程各环节及要素的“大动脉”。目前,数字工厂项目已覆盖注塑、电机、总装等车间。

“硬件”加快落地的同时,“软件”也不断升级,厂区内“独立成栋”的研发中心让研发团队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目前,企业拥有资深工程师60余人,拥有国内外专利200余项,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智”提质、向“新”而行,君禾泵业正奔跑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记者手记

水泵虽小,但潜能无限。在君禾泵业,智能技术应用、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创新平台支撑,为企业积蓄了蓬勃动力。从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化工厂,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数字变量”提质增效作用不断显现,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2024-08-26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134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