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攀 王丹妮
缪家村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风筝村。风筝古树公园、风筝博物馆、风筝雕塑、风筝墙绘、风筝广场、风筝门牌……漫步村中,风筝的影子无处不在,好似走进了童话世界。
近年来,缪家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雪芹风筝,搭建风筝博物馆、风筝古树林、莼元桃学院、特色民宿、青创工坊等平台,开辟暑期夏令营、亲子体验游等活动,走出了一条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子。深挖“筝”文化,善用“筝”乡贤,创新“筝”产品,缪家村借助省级网上农博平台,推销“筝”工艺,新增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由村民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筝引共富”的志愿服务项目,为缪家村发展建设注入澎湃动力。2018年,全国首座曹雪芹风筝博物馆在缪家村落地。2021年,“缪家风筝”成功申请统一品牌标识。2023年,缪家村获批宁波市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结合青少年风筝研学游,村集体增收超过10万元,一条农文旅相融互促的振兴之路自此“启程”。
“以前,缪家村家家户户做手套创收,这几年,通过乡贤助力,我们引进了‘曹雪芹风筝’这一非遗产品,打造成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同时积极挖掘本土手艺人共筑振兴梦。”缪家村党总支书记缪静锬说道。借助风筝,利用“曹氏风筝”的影响力,缪家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创业之路,让昔日的“手套村”展现新风采,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为了让农文旅融合的振兴之路走长走宽,缪家村深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联合村内袁艺艺术工作室推出玻璃画制作,成为该村吸引游客的新亮点。为让玻璃画进入游客视野,缪家村让其联动“曹氏风筝”,加入卡通人物形象等,与其他契合市场的主题融汇贯通,走出专属于玻璃画的新道路。目前,该村充分利用阵地资源和多元文化,特聘玻璃画制作师袁波作为非遗课堂讲师,为前来研学的学生和游客进行玻璃画制作示范教学。此外,以手机壳、胶带、胸针等文创产品为载体,通过互联网和实体店双渠道售卖,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向全国各地友人普及缪家村玻璃画文化,提振文化自信。如今的缪家村在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宣传、节庆活动展示等系列措施下,不断创新创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袁波在工作室绘制玻璃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