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连乔
通讯员 励耀
今年是平安奉化建设20周年。20年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平安奉化建设要求,以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医疗领域平安“供给”,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成效逐步显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可触可及。
“智慧”安防
赋能平安医院建设
平安医院建设,事关医院良好诊疗秩序和医患生命财产安全。如今,在我区多家医院的安检处,可见安装有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的人行道闸。“医院与公安、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关注人员信息库对接,共享大数据信息和重点人员信息,有效识别并做好预警处置。”区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信息和智能技术为支撑建立的重点人群预警机制,打破了信息孤岛,能够实时排摸医院医疗高风险人群。
近年来,奉化大力实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安防系统平台建设,“智慧”安防为平安医院建设插上了新的翅膀。为实现安检设备科学、有序运行,区卫生健康部门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综合考虑配置后的后续成本,与属地公安、综合执法、消防救援等部门共同制定实施计划,完成配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液态危险化学品探测仪等。同时,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加大安保队伍专业化培训力度,有效、有序组织开展安检工作。
“智能”平台
提质综合管理水平
搭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区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搭建数字化安消一体管理平台,平台涵盖消防、安防及各项子模块,采用软硬件结合模式,汇聚各类物联网设施设备,以物联网代替人工,实时感知医院各项安全信息指标,统一接入管理平台开展各项应用的展现分析。结合平安医院建设需求,我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医院安全管理,实现安全防控自动化、应急救援智能化和安全管理精细化,实时掌握院内人、车、物状况和院内安全生产动态,使医院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确保应急指挥及时精准,人防、物防、技防科学高效,有效提升医院的日常安全管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目前,各家医院正加快步伐升级改造现有设施,增加购置网络与安全硬件、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终端设备、专项设备等,运用高新科技及创新技术,完善升级公共视频、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智慧消防等“五大系统”的安防系统平台,建立重点人群预警和一键报警机制。
“智略”布局
完善院前医疗急救
“2021至2023年,我区院前急救接警受理数约14.8万次,出车数4.3万次。8辆同时值勤的车辆和随时待命的急救人员,24小时保障群众医疗需求。”区急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区急救站是医疗急救呼救专用电话120的专属单位,成立于2012年6月,承担全区范围内的院前医疗急救和重大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现场急救、伤员转运,以及区内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目前,全区设有6个急救点。近年来,各种活动的医疗保障需求日益增多,急救站承担的院前急救和医疗保障任务逐年增加。对此,我区凝聚各方力量科学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站点标准化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以前瞻性眼光全面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
站在平安奉化建设20周年的节点回望,区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区6家二级以上医院均已成功创建为省级平安医院,各基层医疗机构均成功创建为市级平安医院。其中,莼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3年4月被中共宁波市委建设平安宁波领导小组授予“平安创建行业标杆单位”荣誉称号。
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更奋进。在漫漫平安建设之路上,平安奉化建设的医疗答卷仍在奋力书写。
图为急救人员转运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