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巧丽 通讯员 丁锋)口琴,被誉为“口袋里的钢琴”,作为一种小巧易上手的乐器,想必大家即便没吹过也听过。岳林街道迎恩未来社区居民宋国乖用这样一件普通的乐器,不但可以吹响曼妙音乐,也可以吹散心头烦忧,宋国乖用它为社区居民们建立起了一座“精神家园”。
“从这里开始我们一起重新来一遍。”“稍微注意一下节奏。”5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迎恩未来社区的老年活动室,每周一次的口琴社活动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宋国乖针对几处较难的地方,细心地讲解,一遍遍重复排练,因为有了前面几次课的基础,大家对这次的曲目《骏马奔驰保边疆》显得得心应手。
“下个星期,我们打算去仁湖公园开展‘红五月’文艺演出活动,口琴社可是准备了好几个曲子呢。”对于即将到来的表演,口琴社学员们表示既紧张又期待,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再努力一下,让拿出的作品更像样点,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宋国乖是迎恩未来社区口琴社学员们口中的“宋老师”,谈及最初学口琴,她表示自己完全是一位“跨界选手”。曾任奉化中学数学教师的她,每天忙于备课和教学,极少有机会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2008年退休以后,从小热爱音乐的她终于重新学起了口琴。“口琴非常小巧,每次出门都可以随身携带,趁着天气好,在公园里、草地上吹上一曲,想想就是件浪漫的事。”宋国乖说,这一吹,就是十几年,音乐也让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着音乐带来的快乐。“演奏需要集中注意力、开动大脑,也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使我的身心更加健康。”宋国乖从未有过远大的梦想,口琴为她的生活增添一丝趣味,她感到足矣。
组建口琴社无疑是困难的。“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员们都是零基础,没有人学过基本的乐理知识,就连最普通的‘哆来咪’都需要依靠中文注释。好在学员们大多性格外向,彼此调侃、相互鼓励,倒也坚持了下来。”值得一提的还有宋老师的爱人,全力支持着口琴社的发展,不管是教授技巧还是制作PPT课件,他都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这个平台,居民们保持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虽然都已经不再年轻,但大家的内心却依然充满活力和热情。
宋国乖告诉记者,接下来的时间她会把更多的精力奉献给社区,“希望迎恩未来社区的文艺社团能全面开花,男女老少都能自得其乐、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