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溪口抽水蓄能电站

徐国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应电站领导的邀请,专程前往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参观电站的发电抽水、变电输送设备、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和电站运行情况。这是我时隔26年后,重访这座国内第一座建成发电的中型抽水蓄能电站。

当年,我曾参与过电站的筹建工作,一进入厂区,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岁月如歌,流年似水。26年过去了,电站风貌依旧。我欣喜地耳闻目睹了电站在宁波电网中发挥的调峰、填谷、调频等重要作用,并经过上下库扩容,增加了发电调节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运行管理也上了一个台阶。

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水的落差,在电网用电高峰时从上库放水,带动水轮机发电,输送给电网。在用电低谷时从下库抽水提升至上库,解决电网电量过剩问题,这是间接储存、调节电能的一种电力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调峰填谷、改善负荷曲线,提高电能质量的功能。世界上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1882年诞生于瑞士苏黎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拉开了序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宁波市为了缓解用电负荷严重峰谷差的矛盾,从1993年开始筹建溪口抽水蓄能电站。由甬港合作建设,注册资本2.2亿元,其中港资占25%,其余由宁波市和各区(县、市)投资参股(奉化至今仍有部分股权)。1994年2月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当时我在奉化市政府工作,参与了有关筹建工作,分工负责溪口上白、五林村的土地、山林、水库(塘)的征用补偿工作。1997年12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98年6月两台8万千瓦发电机组通过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是全国第一座建成发电的中型抽水蓄能电站。

我首先来到位于茗山岭山顶、海拔328.5米的上水库。站在大坝上,目睹水库内碧波荡漾,在周边山色映照下熠熠生辉,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我不禁对陪同的电站领导建言:这里有很好的自然景观,只是鲜为人知。如果能与下水库和电站的发电抽水、变电输送设备连接起来,加上电力科普方面宣传内容,是一个不错的工业旅游项目。既能让游客观赏山顶水库的美景,又能参观发电输变电设备,了解水力发电特别是抽水蓄能发电的知识,这对中小学生和青少年特别有教学意义。电站领导很认同,说正在向旅游部门推介。

接着我又参观了库容100万立方米的下水库,这是当年利用上白村一个小水塘改建的。上下水库通过一条总长1000余米、直径3.2米的输水管道连接,使水资源日夜循环使用,变成绿色、环保的能源。

走进地上四层、地下六层的主厂房,总体感觉厂区布局严谨、规整有序。在地下第三层和第五层,两台从瑞士引进的发电机电动机组和水泵、水轮机正在正常运行。机房内没有大的噪声,地面上看不到水渍。变电输送设备在附近的室外整齐地排列着。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各种设备和设施仍完好如新,所有安全措施都很到位。整个厂区芳草如茵、繁花似锦,呈现出现代化“花园工厂”的形象。

听电站领导介绍,电站自投入运行以来,大力弘扬“和谐、简约、务实、求新”的企业精神,培养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年年高质量抓好设备维修保养和安全运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6年来共发电40.14亿度,向奉化上交税收2.4亿元,是宁波电力系统经济、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支柱。当谈及企业的发展方向时,公司总经理老周对我说,在目前太阳能、水能、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开发建设的同时,抽水蓄能仍是电网调节电源开发建设的重点,公司已经作了二期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因为有溪口状元岙山脉落差大的地理优势,且有一期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有可能获批再上二期项目。那时候这个大型蓄能电站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非常可观了。期待二期建设能尽快启动!

2024-04-28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49923.html 1 3 重访溪口抽水蓄能电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