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雁 单晓峰)感受传统文化、亲近自然生态、体验非遗传承、接受科普教育……春回大地之际,研学游日渐“热辣滚烫”,旅途变成“行走的课堂”。作为旅游新业态,我区各景区、景点立足自身特色,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供给,持续增加接待研学游人次,为旅游经济锦上添花。
“欢迎来到美丽的青云村!”4月10日上午,在萧王庙街道青云村联步青云景区,30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探寻散落在村内的古建筑,感受国学经典,饱览悠悠文化。在小长房祠堂里,学子们着汉服、诵经典、行汉礼,一板一眼的身姿展现着礼仪之邦的传承。“穿上汉服后更体验到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底蕴,希望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林悦曦同学说。随后,孩子们探访古戏台,初识中药材,DIY中药香囊,打卡文化礼堂,了解线装书历史,动手体验古籍装订。在六艺广场,孩子们体验包括礼、乐、射等“君子六艺”,在游戏中触摸传统文脉。“今天学习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我的知识库又更充实了一些。”谈论起一天的经历,张宇漾同学表示收获满满。
联步青云景区立足“耕读藏书”的深厚文脉,通过开展国学“六艺”课程,放大研学IP,让景区成为了孩子们的历史课堂。今年4月,景区预计将接待7所学校2000余人次的研学团队。“接下来,我们计划将奉化多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多元的研学体验内容,丰富中小学生研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亲子研学等多元化研学业务。”联步青云景区负责人葛启中说。
除了联步青云景区,溪口-滕头旅游景区、黄贤森林公园等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学生们或在杜鹃谷森林公园体验一场丛林探险,激发冒险精神与勇气;或在徐凫岩挑战趣味运动,制作一份来自大自然的标本;或在海上长城步行,沉浸式感悟戚家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各景区、景点立足自然风光及丰富的人文历史等优势资源,融合本土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闻、培养团结奋斗精神、传承经典传统文化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开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实践教育课程,吸引越来越多的研学团队走入景区。学生们走进广阔天地,边玩边学,学习和探索热情得以激发,文旅产业也在一波波研学热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