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爸爸好,我是王老师。欣欣哥哥怎么样了?”
“现在还好,病情比较稳定了。”
“捐款已经转到你账户,你看看有没有收到。”
“王老师,收到了,感谢你们……”
9月末的一个下午,一通特别的电话,记录了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心传递。电话这头,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联升佳苑幼儿园的王焕晓老师轻声询问;电话那头,远在湖北武汉的欣欣爸爸连声道谢,语气里带着一丝哽咽。
这笔10000多元的捐款,来自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200多个幼儿家庭,是他们为身患重病的欣欣哥哥筹集的一份心意。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章丽丽
A
孩子怎么没来幼儿园?
九月开学第一周,王焕晓注意到班上的小女孩欣欣一直没来幼儿园。她试着联系家长,才知道孩子还在湖北老家。原来,今年暑假期间,欣欣哥哥被查出重病,爸爸妈妈不得不带着她一起在老家照顾哥哥,直到开学后仍然无法返回宁波。
王焕晓进一步了解到,欣欣哥哥今年刚参加完高考,成绩不错。可就在八月,他因视力模糊、头痛去医院检查,竟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脑肿瘤。肿瘤压迫视神经,还伴有脑积水,情况危急。随后,爸爸妈妈把他带到武汉做了手术。虽然手术顺利,但后续仍需放化疗,费用高昂。
“前期手术已经花了十多万元,这次化疗又预交了五万元,后续治疗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家里的积蓄已经空了。”欣欣爸爸说,孩子生病后,他们不得不暂停工作照顾孩子,一下子断了收入,而且家里老人身体也不好,常年服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我当时就想,是不是能为这个家庭做点什么?”王焕晓回忆道,虽然欣欣哥哥不在宁波,她与这个少年也素昧平生,但她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B
大家决定帮帮自己小伙伴
王焕晓很快把情况汇报给幼儿园园长陈玲。陈园长听后也十分动容,两人一拍即合:“我们得帮一把。”
两位老师向同事、孩子、家长们简单说明了欣欣家里的情况,令她们没想到的是,响应热烈。
大家决定帮一帮园里的小伙伴。
从孩子们的10元、20元,到老师和家长们的100元、200元、500元。不少孩子把自己的零花钱拿了出来,认真地说:“这是给哥哥的,希望他快点好起来。”
“我们园一共35名教职工,220多个孩子,基本上每名教职工、每个家庭都参与了。”陈园长感慨地说,“最后我们筹到了10000多元,虽然不算多,但都是大家的一份爱心。”
最后,王焕晓老师代表幼儿园将善款全额转给了欣欣爸爸,并转达了大家对欣欣哥哥的祝福。面对幼儿园的善举,欣欣爸爸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只是反复说:“真的谢谢老师们,谢谢小朋友,谢谢大家。”
C
在互相帮助中孩子们“长大”了
为什么要帮欣欣?陈玲园长和王焕晓老师的回答朴素而真诚:“因为我们也有孩子。”
陈玲的儿子和欣欣哥哥一样,今年也刚参加高考,王焕晓的孩子则只比欣欣哥哥小半岁。“看到孩子生病,心里特别难受。我们能感同身受。”园长陈玲说。
另一方面,她们也不希望欣欣因为哥哥的病情而失去原有的关爱和成长环境,更不愿看到这个乖巧的小女孩难过。“她是我们园的孩子,我们都希望能帮她家里减轻一点负担,让她哥哥早日恢复健康,也让她能安心上学,因为我们听她爸爸说她非常爱她哥哥。”王焕晓老师说。
在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心传递中,很多孩子第一次理解了“帮助别人”的意义。
中班孩子晗晗(小名)的爸爸向老师反馈,孩子回到家后兴奋地夸了夸自己:“我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一位哥哥,太开心了。”欣欣同班同学奥利奥(小名)的爸爸则表示:“孩子回家对我们说希望欣欣哥哥早日康复,我挺意外的。他真的长大了,知道有困难要互相帮助,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10月20日,记者从欣欣的母亲口中得知,欣欣的哥哥目前还在做化疗,总体状态不错,疼痛感已减轻了很多。欣欣也已跟着妈妈返回宁波,并重新回到了高桥镇联升佳苑幼儿园。“妹妹在我们园里,你放心。”王老师对欣欣妈妈说。
(文中欣欣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