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 并不代表人生受限”

——22岁宁波市首席工人 周斐尔的“逆袭”故事

周斐尔在创业比赛答辩现场。

一本本荣誉证书见证了周斐尔的成长。

假期备赛的周斐尔。

就在很多人享受假期的时候,周斐尔的长假却是在宁波开放大学的茶艺室里备赛。她的眼前,放着几十种茶叶,观外形,辨汤色,闻茶香,品茶味……是她一天内反复要做的事情。其间,还穿插着理论知识的复习。“10月15日,我将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赛评茶赛项,国庆长假都在备赛。”周斐尔说。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22岁的周斐尔是一位重度听力障碍者。曾经,她因为这一点被同龄人嘲笑,内心自卑,但如今,她已经学会了将自己的缺陷转化为优势,在无声世界里更加专注于技能精进。

现在她是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也是宁波市首席工人、技术能手,拥有咖啡和茶艺二级技师等证书。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张培坚

“高中阶段的经历改变了我”

如果不是3岁时的一次意外跌倒引发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周斐尔的童年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幸福。然而,没有如果。事实是,周斐尔的双耳因此几乎完全失去了听力。父母带她四处求医,结果却被告知无法医治。

“其实,那次事故是因为我先天性的基因链问题,即便不是那一次意外跌倒,后面也有可能因为其他意外出现同样的情况。”如今,说起这些,周斐尔已经十分平静。

3岁到9岁,是助听器让她勉强听到外界的声音。9岁那年,因为基金会的资助,周斐尔的左耳得以植入人工耳蜗,从此,这个世界的声音在她耳中又变得清晰了一些,但依然无法和正常人相比,尤其是在热闹嘈杂的环境中,辨别某个声音对她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听力问题,学习语言对周斐尔来说比同龄人难很多。“上学以后,我一直坐第一排。课堂上,我会努力学一些;回到家里,自己继续练;假期里,则去康复医院进行康复练习。有一阵子,我会摸着母亲的喉咙,通过感受声带的震动,来学习发声。”周斐尔回忆道。

因为父母和其他长辈希望她能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从幼儿园到高中,她读的都是普通学校。“小学头两年,我的成绩还不错,但随着年段提升,课业难度加大,我就不太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了。”所以,从小学高段到初中,对周斐尔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一段经历。

另一个难以避免的情况是,因为听力障碍,她的普通话发音不太标准,有时候会吐词不清,有些同学会学着她的发音,在背后笑话她。“我非常感谢高中时的老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高中阶段的那段经历改变了我。”周斐尔说。

其实,刚开始进入甬江职高中西烹饪专业时,周斐尔是很失落的。从小喜欢艺术的她,对于切菜、做菜,实在不感兴趣。“后来,是陈芳玲老师带我参加技能比赛的西点赛项,才让我找到了艺术与这个专业的连接点,因为西点的制作,需要讲究造型和美感,那个时候,我才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开始感兴趣。”后来,接触了咖啡和茶艺,周斐尔真正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陈老师从来没有将我当残疾人对待,她总是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陪我们训练。高中时,我参加过两次技能比赛,第二次,获得了西点项目的金牌,陈老师也为我感到高兴。”她说。

因为在高中时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力量,一直在普通学校读书的周斐尔,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她说:“我想成为一名特教老师,去帮助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2021年,周斐尔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继续学习中西面点。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开学前的那个暑假,她学会了手语。

把缺陷转化为优势,她的大学三年无比充实

大学三年,对周斐尔来说,是非常充实的三年。

大一那年,当很多人还在适应新环境时,周斐尔已经主动加入了一个创业团队,和学长学姐一起,为“筑梦烘焙”而征战。“那一年,刚好浙特院和浙江省残联联合举办了一个帮助残疾人创业的项目,获得优胜者可以得到项目资助,进行创业实践。机会难得,我就自己争取加入其中。”她说。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他们的“筑梦烘焙”获得了第一名。2022年5月,“筑梦烘焙”在杭州武林门广场附近开业了。作为团队中语言能力最好的一个,周斐尔承担起了与社交媒体、外卖软件的沟通,以及原料采购等需要与人交流的工作。

大二和大三,是周斐尔在一次次竞赛中崭露头角的两年。全国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带着《“云之南”无声咖啡学院》项目,斩获了一个又一个奖项。而她个人,还获得了全国技能大赛“咖啡冲调”项目第五名、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技能竞赛“调饮师”项目第九名等成绩。

大三那年,参加竞赛的同时,她还在宁波咖啡专家陈施伦的工作室实习,提升自己在咖啡与茶艺方面的能力,并为社会培训贡献力量。

创业、竞赛和高质量的实习,都为周斐尔的就业打下了基础。于是,当机会来临时,周斐尔又以综合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应聘进入位于温州的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教师。

“如果未来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所以我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继续参加竞赛,同时提升自己的学历。”她说。

采访中,记者惊讶于她的经历之丰富。一名双耳重度听力障碍者,是如何一步步“逆袭”、获奖无数的?

周斐尔说,自己“逆袭”的秘诀是:把缺陷转化为优势,把听力障碍转化为专注力。“大学时,我就不介意自己的缺陷了,并渐渐学会了将听力缺陷转化为专注力。”她说。

如今的周斐尔,也会趁假期做一些服务残疾人的公益活动,她总是对自己的学生或残疾人朋友说,“听力障碍并不代表人生受限”“其他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2025-10-07 ——22岁宁波市首席工人 周斐尔的“逆袭”故事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9096.html 1 3 “听力障碍 并不代表人生受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