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宁波大学又迎来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张成熟的脸庞格外引人注目——45岁的全日制博一新生祁耀亮,就读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他还有一个身份:睿晶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边是每周准时准点出现在教室里的学生,一边是带着200多人的团队实现中高端光掩模版量产、订单满负荷的企业管理者,祁耀亮的斜杠人生(网络流行语,指拥有多重职业或身份的生活方式),在宁大校园和宁波产业园区徐徐展开。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文
张培坚/摄
工作中,他是严谨的“祁总”,是与时间赛跑的创业者
祁耀亮本科就读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去国外攻读了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工作后又考取了清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再到如今边创业边读博,其人生轨迹始终围绕着“半导体”与“成长”两个关键词。
祁耀亮与宁波的缘分要追溯到2016年。当时他因一个投资项目首次接触这座城市,“那时候就觉得宁波的产业氛围好,还有好的教育资源”。
2023年,带着创业的想法,他从长期生活的北京来到了宁波,先从租房开始,2024年正式定居。“宁波的创业帮扶政策很实在,针对我们这种重资产、高技术、高人才的企业,有不少精准扶持,这也是我选择扎根这里的重要原因。”祁耀亮说。
祁耀亮的办公室里,挂着足球队员罗伯特・巴乔的签名球衣,一旁还有台跑步机。他笑着说:“年轻时爱踢球,现在上年纪了,要注重身材管理。”
作为企业掌舵人,他的工作节奏用“连轴转”形容毫不为过——60%的时间在出差,这个周末还将去外地拜访客户、对接供应商。“基本没有假期,工作和生活早就融合在一起了。”祁耀亮说。
祁耀亮的企业于2022年筹办,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营,目前已发展成为中高端光掩模版领域最快实现量产的企业之一,拥有20多项相关专利,客户均为行业一线企业。
“去年上半年刚能量产时,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客户选供应商很谨慎,选定了就不会换,我们怕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祁耀亮说,面对行业竞争,要跟上上下游客户的成长速度,就必须兼顾质量、工期等,目标高、节奏紧,对员工的能力要求也逐年提升,所以,时时有一种紧迫感。
在员工眼中,祁总并不是会让人感到“害怕”的总经理,但他的严谨会无形中带动整个团队。“工作时间大家都不会开玩笑,因为祁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摆在那儿,我们也会跟着认真起来。”一位员工说。不过,严谨之外,祁耀亮的管理理念藏着温度——他希望员工们都能获得稳定的收入,让每个人在宁波镇海能更好地安居乐业。
校园里,他是谦逊的“祁同学”,也是重返课堂的追梦者
作为学生的祁耀亮,每周按照课表准时上课。在周一、周二的公共课上,宁波大学的教室里总能看到祁耀亮的身影。到了周四的专业课,他则会把更多时间投入科研。与其他年轻学生不同,他习惯坐在最后一排。“离开学校太久了,有点不好意思往前坐。”他说。
遇到上课考勤、交课程作业这类问题,他会主动向同学请教。“大家都是单纯的学生,交流起来特别轻松,我也期待能收获单纯的同学情。”祁耀亮说。
谈及重返校园读博的原因,祁耀亮的想法很实在:“一方面是想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企业在宁波,我希望能通过学习,更好地为本地产业赋能,也盼着能和宁大展开合作。”
祁耀亮的导师是宁波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张跃军,其研究方向恰好与他的创业方向高度契合。“产教融合是我们的共同期待,把公司的科研需求和学校的学术资源结合起来,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祁耀亮说。
采访中,祁耀亮接到了客户的催货电话。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的生活常态,在学生和创业者两个身份之间来回切换。问及如何平衡这两个身份,他表示,“并行作战”对他而言并不陌生,此前他曾一边做半导体产业投资,一边参与企业运营管理。如今,一边创业,一边读博,他表示,虽然是新挑战,但有信心能完成。“我读的是科技领域的博士,和公司业务有相似之处,不算完全跨领域。只要足够认真,就能平衡好工作和学业。”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从小喜欢踢球的祁耀亮,最近也关注到学校即将举办“新生杯”足球赛。“心里很想参加,但年纪大了,肯定踢不过年轻人,只能在心里过过瘾。”他笑着说。
“现在每天都很忙碌,但也很充实。”祁耀亮说,未来他希望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上市,也期待自己能在读博阶段做出前沿科研成果,“无论是作为总经理,还是作为学生,都想在宁波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