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要上课了!”9月22日下午,奉化区松岙中学科学老师、政教主任周守忠正在松岙镇中心小学二楼教师办公室,突然,一名学生从虚掩的门后探出头,笑着欢迎这名“新老师”去上课。
今年秋季开学,松岙中学8位老师来到松岙镇中心小学任课。同处松岙镇的这两所学校,首次尝试共享教师。
这是奉化区探索“共享教师”规模最大的一次尝试。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志龙
教师共享,让教师资源在区域内合理配置
说起“共享教师”的尝试,松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孙科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该校作为中心级学校,按照要求每周要开足172节课。因教师人员变动,本学期现有老师平均每人每周要上15.6节课。
“学校的管理岗位和班主任工作都需要安排老师,一半教师都是双肩挑,压力很大,所以仅凭本校老师,无法承担这些课时量。”孙科峰说。
面对这种情况,今年上半年,在奉化区教育局的牵线下,松岙镇中心小学与教师课时有富余的松岙中学进行结对。
据了解,今年六月份,奉化区教育局正式开展试行“共享教师”区域流转的活动,而两所学校则早在三四月份就开始酝酿这一做法。
“试行‘共享教师’,有助于深化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现教师资源在区域内更为合理、高效的优化配置,构建均衡、协调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奉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小学列出需要哪些学科的老师和数量,初中再挑选合适的老师适配。”说起松岙中学的大力支持,孙科峰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们一下子‘共享’过来语文老师2名,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老师各1名。这8名老师,每周承担了59节课,真的帮了我们大忙。特别是音乐、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全校全年段的课程,真的很不容易。专职教师有时短缺、招聘难,‘共享教师’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师资需求。”孙科峰说,学校里关于课时的压力,终于小了些。
不仅如此,松岙镇中心小学在上学期,还专门从每个年级的家委会中,邀请2名家长代表一起开了一个说明会。“会上我们向家长们坦诚介绍了学校教师变动情况、教学面临的困难。没想到家长对‘共享教师’的举措非常欢迎。”孙科峰感慨道,“家长们的信任与支持,为我们推行‘共享教师’增添了信心。”
多措并举,帮助初中老师适应小学
开学前一周,松岙中心小学牵头,两校教务团队召开了课程安排专项会议。
为方便资源共享,排课时,两校教导处充分考虑“集中制”——让“共享教师”有半天或一天时间固定在一所学校,减少往返奔波。“这样老师就能在上完课后,及时完成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松岙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薛静艳说,双方又预留“弹性时间”,遇到临时有公开课或研讨需求等,提前2天即可协调课时安排。这套“按需定制”的排课模式,让两校实现了开学首周师资“零冲突、零闲置”。
开学后,“共享教师”展现了极强的责任担当。
松岙镇,地处奉化区东部,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县黄避岙乡、西周镇隔港相望,西邻裘村镇,北与鄞州区塘溪镇、咸祥镇毗邻。从奉化城区出发,到松岙镇中心小学所在的后山村,开车要将近一个小时。
“这8名‘共享教师’,家庭分布在奉化、鄞州、象山、镇海等地,单程通勤时间都比较长。”薛静艳介绍说,“我们早上八点二十上第一节课,七点四十左右‘共享教师’就到教室了,管理到校学生的早读。路程稍微远点的,基本六点半就要出门。”
课程开起来了,教学质量也要保证。“共享教师”来校后,松岙镇中心小学隔周都会举办“共享教师研讨会”,“共享教师”们还主动参与松岙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这些做法,起到了帮助“共享教师”尽快融入小学段教学的作用。
据了解,在奉化区,除了松岙镇这两所学校试点同区域跨学段教师共享外,还有许多创新的模式。例如奉港中学、锦屏中学、西坞中学开展共享计算机课、心理课教师;奉化二中、奉化高级中学与奉化区工贸旅游学校、奉化职教中心开展针对综合高中共享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同时,奉化区还组织城区名优学校教师,前往乡镇学校担任教研组长、指导教师,实现跨区共享。
意外收获,学段衔接融入日常教学
初中、小学老师们相互交流着“小学科学实验如何衔接初中知识”“英语音标教学怎样进行梯度设计”“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如何高效开展”,不知不觉间,学段衔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初中课堂知识量会更加浓缩,小学课堂则更偏重实验直观展示。”作为共享科学老师,周守忠每周一、三、五下午来小学上课,他说:“这里的小学生,以后大部分都是要升到我们初中的。成为‘共享教师’,让我有机会和学生提前相互了解,特别是现在四年级的孩子,初中科学大概率还是我教。现在帮他们打好基础,今后上课也能更连贯。”
开学至今,从精准排课、日常交流到深度教研,松岙中学与松岙镇中心小学的“共享教师”模式正从“应急支援”向“长效衔接”转变。
“目前奉化区‘共享教师’试点,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细则。”奉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奉化区作为宁波的主城区之一,希望通过区域统筹、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准确把握人口关键变量对区域教育的影响,建立科学、灵活、高效的教师区域“共享”流转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校际、学段之间的优化配置,打造具有奉化辨识度的教育共富实践新模式。
采访中记者得知,松岙镇中心小学校长孙科峰正在酝酿在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共享教师’和家长们熟悉下,当面聊一聊,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今后的家访,也会带上他们。同时,也对开学一个月的教学质量,从家长角度做个测评,方便以后改进。”孙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