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小小科学家

蚕宝宝的一生

蚕宝宝破茧成“蛾”的时刻。

郑子墨小朋友观察蚕的生长。

郑子墨的自然笔记——蚕的一生。

自然笔记:蚕宝宝的一生

学生:郑子墨

指导老师:童舒琪

学校:宁波市实验小学

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写道:所有微不足道的生命,都在撰写自己的史诗。自然笔记,从来不是简单的观察记录,而是我们与万物的温柔契约:当我们以铅笔的沙沙声回应鸟鸣,用素描本的线条复刻叶脉走向,那些被现代生活折叠的感知力,便重新在纸页上舒展。这次,我们来看看郑子墨小朋友的自然笔记。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整理

被子、扇子、衣服……蚕宝宝吐出的丝可以在不同人的手里变成不同的东西。

这次,我要正式开始我的蚕宝宝养成记啦!希望通过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可以真实感受小蚕的一生,也许时间没有很久,也许它们不会都顺利活下来,但只要我用心对待它们,一定可以看到破茧成蝶!

第一次观察,我的小蚕宝宝从蚕卵里孵出来啦,这是传说中的小蚁蚕——一龄蚕。小蚁蚕居然是黑色的!我发现刚孵出来的小蚁蚕不用吃桑叶也能活两天,好神奇。

它们吃着嫩嫩的桑叶,经过4天,已经长大一点点了。经过一点点蜕皮,小蚕的颜色也有变化,不那么黑了!

它们长得好快,又过了5天,都是三龄蚕了!现在蜕的皮比以前更好辨认了,我和妈妈还一起搜集小蚕的粑粑,哈哈,就是蚕砂,听妈妈说这是一味中药,我们可以搜集起来,以后给姥姥敷敷腿,蚕的一身都是宝啊!

“它们怎么不动啦?”打开盒子发现里面的蚕宝宝一动不动,可把我吓坏了,查了资料,我才知道它们这个状态叫“眠”,为蜕皮做准备呢!果然没多久它们就活动开了,看到旁边它们脱下来的“旧衣服”了吗?

蚕宝宝们吃起来简直是不分昼夜,不休不眠啊,每时每刻都在吃吃吃,“沙沙沙”的声音真动听。也让我理解了什么叫“蚕食”!

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它们的身体结构也被我看得一清二楚!

小蚕的身体有13节,爸爸还专门教我怎么分辨公蚕和母蚕,就是看小蚕最后一节的腹部有几个点点。仔细看看,现在它们的动作有点奇怪,经常把头抬起来,还爬得很高。开始结茧了。

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不停地吐丝,吐丝,吐丝……把自己包进去了还在吐啊吐,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作茧自缚”!等吐完丝,做成完美的茧,蚕宝宝也就进入蚕蛹期了。

一开始我还担心,蚕变成了蚕蛾会在家里到处飞,现在我终于放心了,它虽然长着一对翅膀,可它只会扑翅膀,不会飞。我想一定是因为它的肚子太大,身体太笨重,所以才飞不动。

如果不是自己养蚕,我是真的不敢相信一条小小的蚕,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最后吐丝结茧,变成蚕蛾。

2025-09-16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5974.html 1 3 蚕宝宝的一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