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场充满印记的旅程,或许藏在指尖流淌的琴声里,或许印在朋友递来的书本上,或许藏在父母温柔的目光中,又或许诞生于直面恐惧的勇气里。下面这些文字,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他们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成长中那些难忘的瞬间——有坚持后的收获,有友谊里的温暖,有读懂亲情的感动,也有突破自我的勇敢。
成长路上充满阳光
●友谊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成长之路。遇到困难时,它如晨光驱散阴霾;收获成功时,它似暖阳让笑容更灿烂。有友谊相伴,成长便不再孤单。
二年级时,班里转来新同学小白。我们都爱踢足球、看漫画,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一次小事,让我们闹了矛盾。那天我正看书,他兴冲冲跑来叫我踢球,我不耐烦地挥挥手:“别烦我!”他愣了愣,默默转身离开。之后几天,我们谁也没理谁。
直到一节数学课,我才懂真正的友谊不会像昙花般转瞬即逝。那天我忘带数学书,李老师严厉的目光扫过教室,我的心怦怦直跳。这时,一本数学书悄悄推到我面前,封面上赫然写着“小白”。我惊讶抬头,他冲我眨了眨眼。
“小白,你的书呢?”李老师语气带着威严。我手心冒汗,以为他会说出我,可他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忘带了……”李老师的目光像锋利的剑,我本想站起说明真相,却没敢开口。
下课后,我红着脸还书,小声道歉:“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对。”他笑着问:“那现在能一起玩了吗?”我使劲点头,误会瞬间烟消云散。
四年级时,小白转走了,但他的身影一直留在我心里。如今我上五年级,身边朋友多了,可小白始终是我最珍视的那一个。
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602班
卢梓孝(证号2514443)
指导老师 俞珂沁
●有人说成长满是艰辛,有人说尽是坎坷,可我觉得,成长路上处处是阳光。那温暖的光,总在不经意间照亮心房,推着我勇敢向前。
二年级初学轮滑那天,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金斑,像为我铺了层金色地毯。我穿好装备,跟着妈妈蹦蹦跳跳到广场。看着滑轮滑的大哥哥大姐姐身姿矫健,像燕子般滑行,我满心期待,可刚扶着妈妈想动,不是向后趔趄,就是双脚乱晃,连站都站不稳。
妈妈轻声说:“别急,先看他们的动作。”我仔细观察,才知道站得稳要双脚呈八字、与肩同宽,身体前倾能前进,倾斜还能控方向。
再次起身,我竟能勉强站稳,慢慢滑了起来。可没高兴多久,前方的小斜坡让我慌了神,“啪”地摔在地上,膝盖钻心地疼。妈妈立刻跑来,小心查看伤口,轻轻吹着气:“没关系,咱们不放弃,妈妈陪着你。”她扶我起来,紧紧攥着我的手。
后来,我摔了又爬起,在妈妈的鼓励下,渐渐学会了刹车、拐弯,也能像别人那样自如滑行。风拂过耳边,阳光裹着身子,那一刻,我像拥有了全世界。
这次经历让我懂了:成长难免遇挫折,但家人的关爱如阳光,总能帮我跨过难关。这份温暖,会一直照亮我的成长路,伴我向前。
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602班
白若希(证号2512245)
指导老师 俞霞霞
那一刻,我读懂了父爱
镇海区实验小学602班
冯子谦(证号2523776)
指导老师 李贝尔
生活中总有某个瞬间,让我们突然读懂父母的付出与深爱。那些瞬间,会悄悄推着我们成长。而那一次,我终于读懂了爸爸藏在严厉背后的爱。
记得那是个晴空万里的下午,我在教室里和同学打闹,老师突然走进来,分发昨天的考试试卷。当看到满纸红叉的卷子时,我的鼻子一下子酸了——我知道,回家肯定要挨爸爸的骂。
果然,刚到家把试卷递给爸爸,他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怒目圆睁,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我心里不服气,闷头写起作业,把他的话全当成了耳旁风。没过多久,窗外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哗啦啦”地砸在玻璃上,像是在为爸爸的怒火“伴奏”。他的声音更沉了,我攥着笔的手慢慢收紧,心里的不以为然渐渐消散,开始偷偷反思自己这些天的松懈。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皱着的眉头松了松,没再继续说什么,转身走出了书房。我以为他是不想理我了,心里还有点委屈。可没过几分钟,他端着一碗切好的水果走了进来,把碗轻轻放在我桌角,声音放软了些:“学习不是为我学,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底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说完,他轻轻叹了口气,脚步放轻地走开了。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我看着碗里晶莹的水果,鼻子又一次发酸。原来爸爸的责骂不是生气,而是着急;他的沉默不是冷漠,而是担心。想着想着,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作业本上。
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爸爸的爱——它不似妈妈的温柔,却藏在严厉的批评里,藏在默默递来的水果中,是无声却最厚重的牵挂。
藏在时光里的爱
镇海区实验小学604班
吴悠然(证号2523780)
指导老师 边丽丹
窗外,淡淡的栀子花香飘来,思绪像柳絮般随风远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被爱与成长包裹的温暖时光。
家里有个特别的“奖励领取区”,是我放奖状的专属角落。每次捧回奖状,妈妈都像得了宝贝似的小心收好,还会贴上满是鼓励的便签。从一年级起,那里就堆起厚厚一叠,装着我的点滴荣誉。可有一次没评上“七彩儿童”,我一时气不过,把上学期的奖状撕成两半。妈妈看到后没责备,只温柔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完美,就像这奖状,正是这些小缺憾,才拼成完整的你。”我似懂非懂,默默把奖状拼了回去。
妈妈的教育藏在细节里。她从不让我做额外习题,只要求我认真完成课内作业。作业出错时,她从不大声骂,而是耐心分析错因,陪我订正。订正完,我还能拿到她准备的“惊喜盲盒”——里面或许是我盼了好久的小物件,或许是她亲手做的点心。在她的教导下,我渐渐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也懂了她的细腻。
爸爸更爱用实践帮我成长。有段时间我因成绩差变得厌学,他提议去爬山。才爬一半,我就气喘吁吁想放弃。爸爸说:“去山顶看看吧,没到过山顶,怎么知道值不值?”我鼓起勇气继续,站在山顶时,眼前的开阔吹散了所有烦恼。我终于明白,生活就像爬山,坚持就能见美景。
父母的爱形式不同,却同样深厚。妈妈的爱如流水温柔,爸爸的爱如高山坚定。这份爱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在成长中勇敢蜕变。
尝试,让成长破土而出
镇海区贵驷小学601班
周雨萱(证号2523062)
指导老师 丁宁
一粒种子想长成大树,要尝试顶开厚土;一只雏鹰想展翅,要尝试跃下峭壁;人要长大,也需不断尝试。
去年暑假很热,一场“红领巾讲解员”比赛来了。我纠结好久:怕讲不好丢面子,又觉得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你去不去?”老师问。我深吸一口气:“我试试!”
决赛那天,七月阳光洒在海防馆朱红廊柱上。我攥着演讲稿,手指不自觉收紧,纸边都皱了。坐在观众席,听着台上选手清亮的声音,我的勇气慢慢减少。
“有请18号选手!”老师的声音响起,我走向讲台时差点绊倒。站定后,数十道目光像箭一样射来,我呼吸急促,“大家好”卡在喉咙里,心跳快得像擂鼓。
我搓着衣角,突然清醒:既然来尝试,怎能放弃?迎着老师期待的目光,我提高音量:“威远城坐落在招宝山上……”我努力让声音不抖,试着微笑,慢慢的,我的讲解声在教室回荡,大家的目光变柔和了,心里的“小兔子”也安分下来。
最后,我在掌声中鞠躬。不管结果怎样,这都是勇敢的尝试。返程时,夕阳洒在荣誉证书上。我忽然懂了:勇敢尝试像扇未知的门,迈出去才知道,克服紧张、收获自信的感觉,比缩在角落踏实多了。
成长的滋味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504班
邵艺轩(证号2524622)
指导老师 张晶晶
每个人成长的滋味都不同,而我成长的滋味,是甜的。
那是个冬夜,窗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暖融融的。我在书桌前写作业,突然一阵头晕目眩袭来。强撑着写了一会儿,难受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最后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妈妈听见动静赶来,见我脸色苍白,心一下子揪紧了。她摸了摸我的额头,发现滚烫,连忙扶我到床上,轻轻盖好被子,又匆匆跑进厨房。很快,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我喝下去,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身体,驱散了寒意与不适。之后,妈妈一直守在床边,不时给我量体温、喂药,她的目光满是关切,让小小的房间里仿佛连时间都慢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昏昏沉沉睡去,梦里都是妈妈温柔的笑脸,身体的不舒服也渐渐淡了。醒来时已是清晨七点半,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被子上,暖洋洋的。转头一看,妈妈靠在我身旁睡着了,脸上带着疲惫。看着她的模样,我心里又暖又酸——妈妈的温柔、辛苦与耐心,让我实实在在尝到了母爱的甜。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可我一直记在心里。它是我成长中最甜的回忆,更是妈妈送给我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治疗椅上的成长
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
学弄校区602班
徐诺涵(证号2520401)
指导老师 李雅芳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的心情却糟透了——因为要去做牙齿矫正,这简直是我的“童年噩梦”。以前每次去医院,牙医不仅用器械拔牙,还要给我戴矫正器,又疼又煎熬。
可我终究逃不过,妈妈半哄半拽,把满心抗拒的我拉进牙科门诊。诊室里刺鼻的消毒水味,瞬间勾出上次的可怕回忆:护士把我按在治疗椅上,我哭喊着,眼睁睁看医生举着亮闪闪的钳子过来……我赶紧摇头,强迫自己别再想。
刚坐下,叫号机就响了:“请xx号徐诺涵到xxx号诊室就诊。”妈妈拉着我就跑,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暗叫“完了”。
走进诊室,我手脚发凉,慢吞吞躺上治疗椅。医生用钳子晃了晃我松动的牙:“这颗牙很松,不用打麻药,直接拔就行。”我心里发怵,想拔腿就跑,可瞥见妈妈鼓励的目光——那眼神像在说“别怕,你可以的”。我攥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刚觉一阵轻疼,牙齿就掉了。看着拔下的牙,自豪感涌上来,我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原来拔牙没那么可怕,直面恐惧就能突破障碍,也终于懂了妈妈是想让我学会勇敢。
回想起来,妈妈的帮助一直都在:夜晚她陪我解难题,清晨她变着花样做早餐。这件事让我明白,再难的事也别轻言放弃,鼓起勇气面对,就一定能战胜它。
那一刻,我长大了
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604班
桂若雯(证号2514451)
指导老师 李贤
音乐是享受,也是热爱。每次看见别人弹琴,我都特别羡慕:要是我也能弹出美妙的曲子该多好!我求妈妈报钢琴课,她答应了:“可以,但学钢琴得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我认真点头,承诺会好好学。
很快,一台乌黑发亮的钢琴搬回了家。上课的时候,老师握着我的手,教我逐音弹奏。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春去夏来,转眼就到了考级日。
“准备好了吗?3,2,1,开始!”随着老师的指令,考级正式开始。镜头前,我悄悄攥紧衣角,把平整的衣服都揉皱了。定了定神,我报出曲目:“大家好,我是桂若雯,今天演奏《小猫玩线球》。”说完紧张地看向老师,他朝我点头。我长舒一口气坐下,脑海里浮现乐谱,双手轻放琴键,开始弹奏。
轻快的旋律像流水般涌出,手指在黑白琴键间像小兔子般跳跃。可弹到中途,乐谱突然从脑海里消失,我瞬间慌了神。“咔哒、咔哒”的节拍器声拉回我的思绪,我告诉自己要镇定,深吸一口气回想练习的场景——乐谱终于清晰起来!心中一喜,熟悉的音乐又从指尖流淌而出。
几个月后,家里收到个神秘包裹。我疑惑地拆开,一抹亮眼的红映入眼帘:红丝绒封面的证书上,印着“等级证书”几个烫金大字。我捧着证书忍不住尖叫:“我通过啦!我通过啦!”
那一刻,我真切觉得自己长大了。这张小小的证书,是对我努力的肯定,更是成长里最珍贵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