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坚守讲台 “炯哥”的光,温暖一届届学生

●人物介绍俞炯志象山中学教师2025年浙江省教书育人杰出贡献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浙江省特级教师●推荐理由俞炯志荣获2025年浙江省教书育人杰出贡献奖,为宁波市唯一。38年来坚守教育一线,以校为家,一心扑在教育上,培育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

俞炯志和学生在一起。

清晨7:30,象山中学教学楼迎来那个熟悉的身影;夜晚9:30,校园的喧嚣归于宁静,他才踏上回家的路。14小时在校,是俞炯志38年如一日的常态。

从1987年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这位地理教师的人生坐标便牢牢锚定在这方校园。俞炯志曾任教学副校长、校党委书记,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一线教学——尤其是在过去的25年中,他有19年在教毕业班。

他被一届届学生亲切地唤作“炯哥”,这个称呼穿越38载光阴,映照着他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师者生涯。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A

他以校为家

是“象山中学全体学生的爸爸”

“上课风趣幽默”“通俗透彻”“课堂效率高”,是学生对俞炯志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他实行启发式教学,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早前,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时候,俞老师打破常规,率先在学校开设选修课《旅游地理》,获得同事好评和学生欢迎;在新高考改革前,理科学生普遍对地理不重视,不少文科学生对地理有畏惧心理,俞老师努力运用“寻找最近发展区”“运用启发式教学”“类比与换位思考”等方式,激活学生地理思维;在当前新课标的背景下,俞老师又积极撰写地理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看到学生提高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地理,我就觉得自己花心思做的教研工作都是值得的。”俞炯志说。

因为用心钻研,俞老师的教学成果斐然。他参加过多项省、市、县立项的课题研究,他的多项课题获得了省级、市级的一、二、三等奖。

在俞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中学到的地理知识为象山当地的经济和建设服务,研究性学习成果不仅在市级比赛获奖,还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工作中采纳了其中的观点。

在教学上无私付出的背后,是对家庭的亏欠。当女儿在城区读初中时,身为教师的俞炯志却无暇辅导她的功课,甚至因早出晚归,父女日常碰面都成为一种奢侈。家中新房装修的时候,也都是妻子在操心。有一次路过新房子,装修师傅竟把他当成房东的亲戚——这令人心酸的笑话,是他“以校为家”的生动写照。

女儿一句“我爸爸是象山中学全体学生的爸爸”,道尽家人对他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大家与小家之间,俞炯志的天平倾向了更多需要他的孩子,他用点燃自己的光,照亮万千学子的求学路。

B

他是学生口中的“炯哥”

是学生愿意倾诉心事的“树洞”

“炯哥”的光,温暖了每个学生的心田。“师爱是教育情感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俞炯志38年的教育实践中,这句话不是理论教条,而是日复一日的生动践行。“炯哥”这个称呼更是拉近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炯哥,我最近有点烦”“炯哥,我爸妈吵架了”……经常有学生到俞炯志的办公室,与他交流自己的烦心事,其中包括家事、心事。这时候,俞老师总会放下手上的教学事务,认真聆听学生的倾诉。

“学生会找我聊天,说明我是他们心中值得信任的人,我肯定会站在他们的立场,帮他们分析问题,开导他们。”俞老师说。

平时,俞老师也会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对困难学生的帮扶,俞炯志更倾注了父亲般的细致。有一年,俞老师班上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学生,家中经济也比较困难,性格不那么合群,甚至还产生过退学的念头。

俞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在物质上给予这名学生帮助,还在思想上开导他。最终,这名学生走出了阴霾,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俞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从一位毕业生的来信中也可见一斑:“俞老师,是您让我明白什么叫在快乐中学习,更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您的教导使我终身受益。”

C

课堂上一句肯定的话

学生接过了“地理教学”接力棒

“炯哥”的光,悄然引燃理想的火种。曾经坐在讲台下的学生重返母校执教,教育的薪火完成了动人的传递。

金含毕业于象山中学,是俞炯志的学生。“第一次听俞老师上课,我就被他的课堂吸引,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金含说起学生时代的事情,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一次地理模拟考,全班仅有两名同学正确解答出了一道地球运动问题。俞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开玩笑地说,‘这两名同学,一位半只脚踏进了北大,一位半只脚踏进了清华’,而我正是其中之一。”因为这一份肯定,金含有了更大动力,在地理这一门课上努力学习。

因为俞老师的影响,在大学期间金含选择了地理师范专业,立志成为一名和俞老师一样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毕业后回到母校象山中学,投身教育事业。

进入象山中学的第一个月,俞老师格外关注金含,“金含,每晚的晚自习你可以多来。”当时,初为教师的金含还不理解这句话的价值,但是当他看到俞老师在没有值班的夜晚也会来学校备课、给学生答疑时,他也学着俞老师的样子,在办公室扎下了根。

“慢慢地,我明白了师父这一句话的价值。无数个夜晚,让我拥有了更多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上好一堂课。”金含说,“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这就是俞老师的写照。”

在俞老师的指引下,金含20多岁时就获得了省教坛新秀和省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

每年教师节,俞炯志的手机都会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信息,有的对恩师送上祝福,有的表达思念、感谢。“看着学生成长成才,这就是我最自豪、最幸福的时刻。”俞老师笑着说。

2025-08-19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1257.html 1 3 38年坚守讲台 “炯哥”的光,温暖一届届学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