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宝藏毕业生”系列报道③

“宝藏男寝”逆袭记 一盏灯下,5人成功专升本

从左到右分别为印可威、张利毅、施嘉豪、俞逸枫、殷嘉成、周泽宇。受访者供图

一个寝室六人全部选择专升本,最终五人成功“上岸”,一人虽与本科失之交臂,但也收获了心仪的工作。这个寝室,便是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D7131寝室。

在专升本赛道上,印可威、张利毅、施嘉豪、俞逸枫、殷嘉成、周泽宇六个阳光大男孩,用一个个较劲与互助交织的日夜,打了一场漂亮的“团战”。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陈磊

学习不是“孤军奋战”

当寝室长印可威用“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成就感回顾这段专升本的旅程时,这场集体跃升的“密码”也逐渐清晰:高度的自律与紧密的互助,正是劈开前路荆棘的两把利剑。

“专升本成功,既靠自制力,也靠室友的互相监督。”张利毅的话里藏着无数个与惰性对抗的日夜。自习时,手机成了最大“拦路虎”,他总想着玩几分钟就学习,可一拿起手机,一个下午可能就悄然溜走了。每当他快要放纵自己时,室友的消息总会准时发来:“书看得怎么样了?别偷懒!”

在D7131寝室,并非所有人一开始就笃定要专升本,比如俞逸枫。

其实,在大二下学期,俞逸枫还在为是否专升本摇摆不定,是室友们的鼓励让他最终坚定了方向。“遇到不会的题目,兄弟们会为我解答,现在回想,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早已把我们紧紧绑在一起。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我们共同编织的成长故事。”

从基础知识的反复打磨,到专业难题的深度钻研,六个大男孩的脚步很坚定,也很踏实。在携手共进中,他们不仅共享知识,更共享纪律与专注。最终,他们中的5人分别被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等高校录取,而仅以几分之差错失本科的殷嘉成,也凭借扎实功底在杭州某医院觅得理想工作。

音乐是共同的“减压密码”

“我们宿舍的学习氛围,就像一锅咕嘟冒泡的热汤,既有竞争的热气,也有互助的暖意。”俞逸枫的比喻生动又贴切。

夜晚的自习室里,常常能看到他们暗自较劲刷题的专注。当有人遇到难题时,又能看到六个脑袋凑在一起讨论的热闹。不管多晚,寝室都会留一盏灯,回来晚的人也不会发出大的声音。这是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

默契,也来源于六人共同的爱好——听音乐。“在紧张的学习中,听音乐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施嘉豪说,有时候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者对学习感到有些厌倦,音乐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给他们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对于各种感兴趣的东西,六人也经常会心照不宣地一道去探索。

“过去,我们的成绩并不突出,但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觉得学习是探索世界、提升自我的途径,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课外感兴趣的内容,都让我们收获成长,这种热爱也支撑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印可威说。

这段经历是一股力量

“专升本是一次重塑自我的重要转折。”施嘉豪的话道出了他和室友们的心声——这段经历不仅弥补了学历遗憾,更教会了他们坚持与自律的意义。

周泽宇还从这段经历里读懂了“突破”的意义:“它让我明白人生没有‘既定轨道’,只要有目标并坚持付诸行动,任何时候都能突破自我。”

虽然专升本未能如愿,但殷嘉成和他的伙伴们一样,同样对自己接下来的新旅程充满了期待:“我想先踏实扎根岗位,跟着带教老师好好学中药知识,并把医患沟通这些基本功练扎实,争取早日独当一面。”他说,虽然确实也有过失落,但现在在医院每天帮患者缓解病痛,特别有成就感,“我相信在岗位上好好干,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张利毅则表示,专升本的经历已经成为披荆斩棘的一股力量,“未来,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我都会以同样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勇敢面对挑战,把握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曾经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作战,在图书馆专心复习、在教室里认真刷题、在寝室里为一道难题争论到深夜……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友谊,无疑是一个人的人生财富。正如印可威所说:“这些又‘疯’又拼的时光,我能记一辈子!”

2025-07-11 ■“解锁宝藏毕业生”系列报道③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23638.html 1 3 “宝藏男寝”逆袭记 一盏灯下,5人成功专升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