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4年度“西湖友谊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万里学院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学院副院长、德国籍教授斯蒂芬·沃勒被授予“西湖友谊奖”。这一浙江省为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设立的最高荣誉,见证了他八年扎根宁波、以教育联结中德两国的深耕历程。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梁佳楠
沃勒教授的中国情结始于家族记忆。
1987年,他的父母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将这片东方国度的印象传递给年幼的儿子。2003年,他探访北京,对这个城市留下美好印象。2015年,他参加了同济大学的短期授课,让这颗“种子”真正萌芽。
两年后,他带着德国汉堡大学文化哲学博士的学术积淀,在浙江万里学院国际事务处的协同推进下,参与筹建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现中德品牌学部),并于2019年全职加盟,正式成了一名宁波国际化教育的“园丁”。
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沃勒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于世界顶尖学术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出版专著3部,持续引领品牌建设、设计创新与科技哲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前沿。
作为品牌学科带头人,他主持和参与的教育部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开创“2+2”“4+0”双学位培养模式,构建起中德品牌学科教育合作桥梁。他主讲的《品牌管理基础》获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化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主编的《品牌设计》《品牌管理新形态》等教材,更填补了国内品牌学科领域空白。
“资源引进的关键在于打通教育命脉。”沃勒教授一语道破国际化办学的核心。他依托品牌科学领域全球领先的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和师资,积极为浙江(宁波)高校引进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教学体系和品牌学科优质高校和行业企业资源,不仅促成教育部批准设立浙江万里学院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学院——这一浙江首个聚焦品牌科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更累计引进90余名德国教授来甬授课超9800课时。
该体系进一步延伸为双轨驱动网络——学术端通过牵头组织五届“德中品牌对话”“中德品牌创新论坛”汇聚千余名中欧学者与企业领袖,产业端借由中德合作办学培养1400名复合型人才,并推动12批190余名中德学生双向流动,使汉堡-宁波双校区成了跨文化实践的“活性神经末梢”。
沃勒教授积极推动浙江-欧洲校企协同育人,成功引进包括德国宝马、空中客车、阿迪达斯、玛莎拉蒂、Hape集团等在内的全球知名企业课题10多项,建成中德校企合作育人基地3个,其在行业内承担的实际项目共计30多项,覆盖从市场策略到产品创新的全链条。
他表示:“将继续依托国际教育网络,为浙江的国际化教育合作与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让这份跨越山海的‘万里情缘’,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