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朋友圈”逐步扩大

第九届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 通讯员供图

贝宁鲁班工坊揭牌仪式。

友好的国际关系,始于民间往来;而拉近民心距离,文化与教育是关键。

“十四五”期间,宁波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宁波教育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宁波国际教育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容。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王尊 王瑞

全市教育国际化水平领跑全省

“我非常喜欢中国!能获得一等奖,还能代表非洲学生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的相关活动,我感到特别荣幸。”2024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对话会上,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津巴布韦留学生MAKWITI TAPIWA MPOFU兴奋地说。现场,他作为第九届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一等奖获得者,与来自加纳、卢旺达、科特迪瓦的3位留学生一同登上了领奖台。

作为“未来非洲计划-中非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首批受益者之一,MAKWITI经过层层选拔于一年半前来到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开始了技能求学之路,他经过“1+1.5+0.5”学制的培养模式,有望成为中津两国联合培养的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像这样受益的留学生案例还有很多。

宁波是全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与教育部签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在国(境)外建立五大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与全球1300余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全市教育国际化水平领跑全省,是全国教育合作与交流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十四五”期间,宁波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以部市《备忘录》签署为契机,集聚市财政局、市外办、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多部门资源,全力支持宁波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制发《宁波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拓展工程、高校国际化创新工程、职业教育国际化探索工程、中小学“千校结好”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

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结成870余对姐妹校

在教育部支持下,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落户宁波,首批100余家单位加入联盟。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执行秘书处设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依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交流信息网。在科技部指导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落户宁波,指导宁波工程学院推进浙江—中东欧国家教育智库联盟建设。

作为全国唯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为131个发展中国家教育及各产业领域高级官员、专家及技术人员近5000人提供培训。实施“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中泰柬越“研训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面向印尼、泰国,及中东欧国家开展线上培训,累计培训近11000人次。

此外,宁波职业技术大学“贝宁鲁班工坊”批准成为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而这也是除天津市鲁班工坊单列外,全国仅有5所学校海外办学项目获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与国外院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49个,在冰岛、马达加斯加和格林纳达建立3所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德国、斯里兰卡等6个国家建立8个境外办学机构。目前,来自世界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542名外籍留学生在甬就读,其中高校学历留学生1259人。全市中小学还与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结成870余对姐妹校。

2025-07-08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23263.html 1 3 国际教育:“朋友圈”逐步扩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