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00后”遇上“10后”

社区里的“青耘课堂” 帮新就业群体带娃

“青耘课堂”上孩子们在画脸谱。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何玉雨琦 冯高玺)“看!我的‘青龙’拓出来啦!”7月2日,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里,10岁的“小候鸟”乐乐举着墨迹未干的宣纸欢呼。一支由宁波财经学院00后大学生组成的“乡音”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传承非遗、服务社会”为主题,在这个夏天为辖区新就业群体和双职工家庭的“小候鸟”们量身定制了别开生面的公益课堂——首期“青耘课堂”暑期活动。

首堂非遗拓印课的老师是来自宁波财经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专业二年级学生彭俐嘉,这是她首次担任暑期课堂小老师,上课前还有一丝紧张。“为了上好这堂课,我提前准备,努力把课程设计得更有趣味些。”彭俐嘉说。课堂上,她细致讲解了拓印的历史,并且手把手指导孩子们铺宣纸、蘸墨汁、轻捶拓,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将喜欢的图案一一拓印在纸面,成功的欣喜为课堂带来了欢乐。

高桥社区是一个外来人口占比超40%的融合型社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的问题一直牵动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心。今年,社区党委与宁波财经学院携手,以“大学生实践+小候鸟成长”为核心,推出了“青耘课堂”。

“乡音”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结合专业所长,精心设计了国韵非遗体验、京韵再生艺术、动手塑造黏土、开口趣说英语等特色课程。从非遗拓印到心理健康辅导,从应急救护培训到科学探索,每一堂课都凝聚着团队的用心。

团队负责人武煜桐表示,这次实践,对团队成员而言不仅是一次教学尝试,更是一场专业与初心的对话,“有收获的不仅是‘小候鸟’们,我们团队成员也在实践中收获颇丰,有人通过课程设计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有人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学会了责任与耐心。”

2025-07-08 社区里的“青耘课堂” 帮新就业群体带娃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23242.html 1 3 当“00后”遇上“10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