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更是一幅融合了历史与自然的美丽画卷。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宁波汤圆,感受那份软糯香甜的美味;可以漫步在天一阁的古籍之间,领略千年文化的沉淀;可以穿梭于莲桥第的古建筑群落,体验明清时期的风韵;还可以泛舟东钱湖上,欣赏那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当小记者用笔描绘他眼中的宁波,又会有哪些亮点呢?
认识宁波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503班
凡旖(证号2519721)
指导老师 王巧斐
游天一阁时,正值“人间四月芳菲尽”,但天一阁的雅致丝毫不减。这座古色古香的藏书阁,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宁波一张靓丽的名片。
坐落于宁波市中心的天一阁,自然少不了江南园林独有的特色:优雅秀媚的花草树木亭亭玉立,自然又嶙峋的假山疏密有致,小池塘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园中;错落有致的藏书楼,翘起的飞檐,典雅的粉墙黛瓦,让人仿佛听见历史的呢喃。细微风动,花木摇曳,藏书楼跃入池中的倒影微微晃动,灵动而别致。
正当我踏着古朴的砖石穿花度柳,流连在藏书楼,细细品味那浓郁的墨韵、四溢的书香时,忽然听见了一些低语声。我侧耳细听,这声音越来越近,忍不住回头一望,只见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导游腰间别着麦克风,手里举着一面小黄旗,用英文在向身后的一群小朋友介绍着什么,而她身后的小游客皆是金发碧眼,皮肤白皙,个头和我一般高!好奇心促使我驻足观望,导游讲解的英文似涧泉般流利,小游客们有的在笔记本上记录,有的在认真听着导游的讲解。
这时的我真恨不得自己多会一些单词,这样我也可以用流利的英文给他们讲解宁波的历史文化,让大美宁波在世界面前闪耀。
莲桥第探微
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
广济街校区302班
杨安然(证号2517614)
指导老师 李莹
春日傍晚的暖阳,像刚出炉的蛋糕,蓬松又柔软。我拥抱着惬意的温暖,放学后和家人漫步在学校附近的古建筑群落——莲桥第。
听说,莲桥第之名源于“采莲桥”,早在《鄞县通志》里就有记载:“莲桥街,旧名采莲桥下,横河头。”果不其然,我们走到大沙泥街,映入眼帘的就是“莲叶田田”纯铜打造的莲花水池,韵味十足。它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进入这幢民国建筑,走过前厅,一个古朴雅致的小院展现在我们眼前。整个院子种满了郁郁葱葱的黄花蒿,在一株高大的乔木下,坐落着一尊《呦呦少女》的雕像,少女屠呦呦正手执一本书,悠闲地坐在藤椅上。
最吸引我的是二楼展厅里“提取青蒿素实验”的互动小游戏。我在屏幕中把黄花蒿捣碎,加入乙醇,经过蒸馏、过滤干燥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最终亲眼见证了一株黄花蒿从植物变为类似盐一样晶体的青蒿素的过程,简直太神奇了!真是过了一把“小小科学家”的瘾!
走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没几步就到了塔前街24号,毗邻它的就是孙传哲故居。
一入老式台门,我们就看到了硕大的孙传哲半身铜像安放在庭院一侧,他慈眉善目,若有所思,上有无花果树高大挺拔,绿荫如盖。通过标牌简介,得知这位慈祥的老爷爷是我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家,邮票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邮票就是在他的画笔下诞生的。
步入正屋一楼,是孙传哲邮票艺术馆的展厅。通过放大镜,我看到了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在孙传哲爷爷的画笔下,竟然能绘出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山川河流等万千世界的精彩。我最喜欢的要数《苏州园林》了,能在方寸之间画出假山、庭院,连屋檐雕刻的细微之处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时光匆匆,来不及欣赏莲桥第那始建于明朝的毛家大院、袁氏故居、莲桥李宅、卢氏支祠……白墙黛瓦,庭院深深,下次有机会再细细领略这些景致。
宁波汤圆
北仑区岷山学校206班
颜文朗(证号2521208)
指导老师 虞佳璐
在宁波,汤圆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味,而它也是我心中最爱的一道美食。宁波汤圆不仅色泽鲜亮,外皮软糯,而且内馅也十分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包制汤圆时,先将做好的皮压平,再放入芝麻馅,最后揉成团状。随后,将这些小巧玲珑的汤圆放入锅中煮熟。经过一番精心制作后,热腾腾的汤圆终于出锅了。
当一碗晶莹剔透的汤圆端上桌时,那淡淡的糯米香混合着浓郁的芝麻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令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外皮绵软弹牙,内馅甜美醇厚,甜而不腻,满口留香。
每次品尝软糯香甜的汤圆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生活的甜蜜,这样的美味怎能不让人赞叹呢?
民俗大巡游
海曙第三外国语学校201班
陈亦茉(证号2516063)
指导老师 尹晓慧
妈妈的家乡在宁波象山一个叫昌国卫的地方,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卫城,民俗大巡游是这座卫城最盛大的活动。那天下午,一阵熙熙攘攘的喧闹声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拉扯着我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大门,只见大马路两旁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热闹的氛围瞬间点燃了我兴奋的神经。
随着锣鼓声“咚咚锵锵”地响起,那声音仿佛敲在我心上,震得我胸腔共鸣。扛着红、黄大旗的叔叔伯伯们步伐整齐有力,旗子被风吹得“呼呼”作响,上面大大的“戚”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时,我身旁一位老爷爷兴奋地和我讲起当年戚继光抗倭寇的英勇事迹,眼神中满是自豪。
我一边听,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巡游队伍,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突然人群里一个阿姨喊着:“抬阁来了,小朋友打扮得这么好看啊!”我立马踮脚探头一看,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木房子里,五个小朋友身着精致的古风装扮,化着精致的戏曲妆,非常好看。木房子上方写着“孟丽君”三个字,妈妈说:“这是抬阁,每一个阁里都会演绎一个民间故事,融合了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今天可算让你开眼界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民俗大巡游节目丰富,我头一回耐心看完了所有表演。
这次民俗大巡游,让我爱上了这些传统文化。
穿越时光的路
海曙区石碶街道冯家小学304班
吕翰宸(证号2517667)
指导老师 周珥
在我的印象里,鼓楼一直是个美食荟萃、拍照打卡的地方。经过那天的研学,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认知,在这繁华喧闹的背后竟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我们首先探访的是子城南大门,也就是今天的鼓楼。
登上城楼,王安石做的刻漏深深吸引着我,我不禁感叹古人的超凡智慧。一寸光阴一寸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
穿过鼓楼,我们来到了永丰库遗址,随着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明州城当时的繁荣景象。
接着我们来到了督学行署,这里是古代负责监督学校工作和科举考试的部门,旁边的呼童街就是当时应试学者排队等待叫唤的地方。
随后我们来到了尚书街,据说这里曾经出过一名礼部尚书,所以后人就将这条街命名为“尚书街”。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浙东著名的藏书楼——伏跗室,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年代宁波人是如何爱书护书的,这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好好守护中华文明!
穿过中山公园,最后我们抵达了抗清名将张苍水故居,我深深地被他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所感动。
这次穿越时光的研学之旅,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人文历史,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城市。
我与宁波的美好时光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404班
孙嘉彤(证号2525522)
指导老师 张吉珍
记得那次和爸妈一起去天一阁参观,踏入天一阁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书的世界。一排排木质阁楼,就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叙说着岁月的故事。阁楼里弥漫着一阵阵书香。阁楼前的庭院,如同被精心雕刻过。这次参观,让我对宁波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东钱湖群山怀抱,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波光粼粼。春日,一排排柳树发出了新芽,清风中杨柳依依;盛夏,湖里的荷花竞相开放,绽开了笑脸,它们白的白,粉的粉,簇拥在湖面上,好不热闹;金秋,湖旁的树叶变黄了,落下来就像一只只黄蝴蝶,翩翩起舞;寒冬,湖面上偶尔会结一层薄薄的冰,别有意趣。
宁波的美食,堪称一绝。众多美食中我最中意的就是宁波汤圆,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芝麻馅便流了出来,再咬一口,芝麻馅便在口中四溢,那味道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如果你来宁波,一定要尝尝宁波的海鲜,不仅新鲜,更是美味,蟹肥虾跳,鱼鲜贝美,皆是舌尖上的盛宴。
我爱宁波,爱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爱它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爱它色味俱佳的美食!
宁波杨梅
鄞州区东南小学海晏路校区207班
胡鑫媛(证号2514497)
指导老师 郑璐霞
在浙江省,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宁波。那里物产丰富,五月有香甜的杨梅,六月有芬芳的水蜜桃,到了八月,人们最喜爱的海鲜也上市了。
杨梅种在山坡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一颗颗杨梅藏在绿叶底下,有深红的、浅红的,还有紫得发黑的,像晶莹的宝石,美丽极了!这时候要是你去宁波,热情好客的乡亲准会请你吃最新鲜的杨梅,让你吃个够。
摘下一颗杨梅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汁水立刻溢满口腔,又酸又甜,好吃得让人眯起眼睛!吃不完的杨梅还能做成杨梅汁:先把杨梅洗净,放进玻璃杯捣出汁水,冲上凉白开,杯沿放一片柠檬,最后插上吸管——瞧,一杯解暑的杨梅汁就做好啦!
每当夏天,我最爱捧着这杯红宝石般的饮料,听妈妈讲宁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