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旅程就像一本未完成的故事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惊喜与挑战。当稚嫩的小手第一次握紧梦想,当好奇的眼睛直面未知的困难,那些藏在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倔强和尝试新事物时的果敢,都化作了坚持与勇气的勋章。
我战胜了自己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505班
龙紫钰(证号2519809)
指导老师 胡娇琴
“往下,再往下,慢慢地下去……”舞蹈老师严厉的要求在我耳边响起。此时,我正艰难地做着一字马的动作。我努力地往下压腿,但胯部在离地面两三厘米的地方就定住了,无法再前进分毫。疼痛让我胆怯,我情不自禁倒吸一口凉气,不敢往下压胯了,心里暗叹道:“难道还是要以失败结束吗?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因为怕痛而止步了。”
“别放弃,还没有到底呢!”看到我的胆怯和犹豫,老师的鼓励声响起。我心中一阵羞愧,是啊,一起学习的同学都过关了,而我总是怕疼,不敢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难道我就不如别人吗?想到这里,不服输的念头下意识地冒了出来。我暗暗下决心,不管多难,今天一定要战胜疼痛,把胯压到底!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眼一闭,牙一咬,铆足了劲,猛地往下压。一股撕心裂肺的剧痛从胯下直冲大脑,“啊!”我忍不住喊出声来。但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满怀期待的目光,我咬着牙,憋着一股子劲,硬生生地挺住了,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坚持住,不能放弃!终于,我感觉到自己的双腿与地面贴合到一起了,我知道自己成功了。
“很好,过关了,再多练几次,就不疼了。”老师欣慰地看着我说。我心中一阵狂喜,忍着疼痛从地上站起来。小伙伴们纷纷走过来拥抱我,祝贺我终于顺利过关。
我知道,当我鼓起勇气,下定决心,愿意面对疼痛的那一刻起,我就战胜了自己,战胜了那个胆小、不敢挑战、不愿进一步尝试的自己。
运动会
宁波前湾新区海韵小学601班
王帅(证号2525045)
指导老师 潘友军
“稳住!这一棒就靠你了,目标就在前方!”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仿佛要把地面掀翻,运动会正在操场上激烈地进行着。
首先进行的是接力赛,负责第三棒的我刚一接棒就落后了。我只能默念:不到最后,绝不放弃!于是我迈开了脚步,使出全身的劲儿飞奔。我的脚下仿佛踩了风火轮,风从我的脸上划过。近了,更近了,超了一个。此时观众席上传来拉拉队的加油声。大家挥动着红旗,伸长了脖子,尽力呼喊着!最后传到我们班第四棒——有着“飞毛脚”之称的林同学。只见他一鼓作气,冲了上去,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拿下比赛,我们赢了!
夕阳落山了,操场上热闹的人群也散去了,但同学们在比赛中展现的那份坚持不懈,永远激励着我不断攀登高峰。
组稿老师 何聪娟
胜利的感觉真好
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晖校区404班
孙煜皓(证号2527819)
在我房间的衣柜中,有一抹闪闪的银光绿——球服。早晨的阳光为它披上了金黄色的边,后背上的七号极为亮眼,每次凝望它,我全身的细胞都不自觉地快活起来……
一年级时,我总爱看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在草地上奔跑,脚边,是一个黑白相间的足球。踢球时,阳光抱着他,随着球入网,场边响起如热浪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我总是会想象,如果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那该多帅,多酷呀!
那年我初学足球,炎热的阳光照在草地上,“先练习踩球吧!”朱教练大声喊着。我自信地踩起来,可足球像抹了油一般,一下子就滚了出去。我眼前的世界倒转。我不甘心地站了起来,继续踩球,倒下又站起来,咸涩的汗水流过通红的脸颊,脚后跟已经微微作痛。
不过,我并没有放弃。当我带着球奔跑着,如一只飞奔的猎豹,我知道,我离胜利不远了。只见球网一动,教练的嘴角上扬,而我则开心地蹦跳着。
此刻的我奔跑在绿色的草地上,那个追着球跑的身影,已经破茧成了一只飞舞在花间的蝴蝶。
惊心动魄的那场戏
宁波前湾新区海韵小学601班
付钰凡(证号2580015)
指导老师 潘友军
当幕布缓缓升起,一束聚光灯照亮了舞台中央。小丑滑稽的蹦跳,狮子威风凛凛的咆哮,观众席上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是一场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盛宴。
我走进内场落座,过了几分钟场内就开始了灯光秀表演。炫彩灯光四处照射,随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密,灯光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好看极了。
接着演员入场了,第一个表演走钢丝,只见两个演员握着平衡杆走上钢丝,在上面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这段表演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接着一个演员在钢丝上劈竖叉,再往空中一蹦落下来,稳稳地坐在钢丝上,又弹起来,脚稳稳地落在钢丝上,真是惊险刺激。紧接着他从腰带里抽出一块布蒙住眼睛,在钢丝上走来走去,毫无惧色,观众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随着最后一个演员优雅落地,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整个场地。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为这场演出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人们带着笑容离开,心中留下了不灭的记忆,那是关于勇气与梦想的故事,在每个人的心中轻轻回响。
我没有退缩
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小学602班
余圣哲(证号2526257)
指导老师 陈央璐
夏日的傍晚,餐桌上摆着一盘油黑发亮的“小怪物”。它们蜷缩着身子,褶皱的外壳上泛着焦糖色的光泽,像极了枯叶间沉睡的虫蛹。妈妈夹起一颗递到我碗边:“这是炸蚕蛹,高蛋白,尝尝看。”我的喉咙瞬间发紧,筷子悬在空中,仿佛被无情的手托着。
“我不吃虫子!”我几乎脱口而出,但瞥见妈妈期待的眼神,又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我盯着碗里的蚕蛹,仿佛看见蚕在蛹壳里挣扎,蛹壳放肆地狞笑。胃部不禁如哪吒闹海般翻江倒海,一阵翻滚。
“你总得试试才知道。”妈妈继续劝我,“以前你连榴莲都不想碰,现在不也吃得欢?”这句话像一根细针,戳破了我退缩的气球。我闭上眼睛:是啊,以前因为偏见觉得榴莲肯定很臭,尝试才知并非如此。现在,又怎么能退缩呢?我咬紧牙关,深吸一口气,夹起蚕蛹送入口中——外壳酥脆的触感下,一股腥涩的汁液在舌尖炸开,混合着焦香与微苦的冲击让我几乎呛出眼泪。
最终我皱着眉头咽下,妈妈笑着为我鼓掌。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蚕蛹的味道或许并不美味,但真正值得回味的,是吞咽前那三秒的勇气。人生许多事不也如此?若因害怕未知而退缩,就永远无法得到答案。
如今,我依然不爱吃蚕蛹,但每当遇到不想尝试的事时,那个夏夜的餐桌总会浮现在眼前。它提醒我:退缩是一道安全的屏障,但屏障后的世界,藏着更辽阔的天地。
我的厨艺首秀
慈溪市庵东镇西二小学502班
汤洁玲(证号2526221)
指导老师 沈丽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父母外出办事。临近中午,我的肚子开始咕噜噜叫,看着所剩无几的冰箱,我决定做一道简单的番茄炒蛋。这道菜虽常见,但对未进过厨房的我来说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我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和一个番茄,按照记忆中妈妈的样子打鸡蛋。第一个鸡蛋在我用力一磕下,蛋液直接流到了桌上,我有些沮丧。第二个鸡蛋,我小心翼翼磕开一个小口,轻轻一掰,蛋液稳稳地落入碗中。接着我用筷子开始搅拌,筷子与碗壁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金黄的蛋液在筷子的搅动下欢快地打着转。
处理好鸡蛋,该对付番茄了。我紧紧握着刀把,生怕切到手指,费了好大劲才把番茄切好。
一切准备就绪,我打开炉灶,蓝色的火苗瞬间窜了出来,舔着锅底。我倒了一些油,锅里顿时油花四溅,吓得我连忙往后退,等油稍微平静一些,我把搅拌好的蛋液倒入锅中。蛋液一接触锅底,立刻膨胀起来,还发出诱人的香气。我用铲子小心翻炒,不一会儿鸡蛋就炒好了,盛出锅备用。接着我往锅里倒了一些油,放入番茄块,番茄在翻炒下开始出汁,变得软烂。我加入适量的盐和糖,再把炒好的鸡蛋倒进去,一起翻炒均匀。
终于,我的番茄炒蛋出锅了。虽然卖相不太好,鸡蛋有点焦,番茄块也大小不一,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做菜的成果。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那一刻,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番茄炒蛋。
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简单,这一次尝试更让我懂得了成长的意义——在尝试中挑战自我,在挑战中收获成长!
■我的家人
我家是个“动物园”
海曙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401班
应子珊(证号2516485)
指导老师 王月姣
在宁波,有一座不起眼的“动物园”。这里没有高耸的围栏,没有喧嚣的游客,只有温馨的氛围和浓浓的爱意。没错,这座迷你“动物园”就是我的家,而我的家人,就是这“动物园”里最独特的“动物”。
我的爸爸,就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拥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他的那双黑眼圈格外醒目,那是他日夜操劳的印记。他爱吃竹笋,就像熊猫爱吃竹子一样,只要看见竹笋,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香辣竹笋,爸爸不知不觉凑了过来,偷偷地咬了一口,顿时被辣得直吐舌头,却依然笑着说:“真香!”
我的妈妈,则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早上她一起床就不停地忙碌着,为我准备好香甜可口的早餐,将洗好的衣服晾晒在阳台上,把家里的每一处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匆匆送我去上学。每当我放学回家,迎接我的总是满屋的香气和妈妈温暖的笑容。每天晚上她都会陪我一起看书、写作业。
而我,则是一只踏实的小黄牛。我虽然性格沉稳,但偶尔也会发“牛脾气”。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难题,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便开始焦躁不安,甚至有些生气。妈妈看出了我的情绪,让我先休息一下,可我却固执地坚持要继续做题。一次,两次,三次……我反复练习,终于解开了这道难题。
我的家,就像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物园”,每个成员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彼此相爱,互相支持。我爱我的“动物园”之家,爱这里充满欢声笑语的每一天。
“财迷”妈妈
宁海县西店镇第二小学505班
计文萱(证号2515790)
指导老师 杜映霞
我的妈妈是个十足的“财迷”。每次上街买菜,她都要精打细算,讨价还价是她的拿手好戏。
今天,妈妈又在菜市场大显身手。“这个西红柿多少钱一斤?”妈妈问道。“两块五。”摊主答。“那来两斤,四块钱能卖不?”妈妈讨价。“不卖。”摊主摇头。妈妈不甘心,立即使出杀手锏:“其他摊位都是两块一斤,你卖这么贵,我还是去别家买吧!”摊主一听急了,连忙拿出塑料袋,麻利地装着西红柿,嘴里还念叨着:“现在做生意真难啊,算了算了,就按您说的价钱来吧。”妈妈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付完钱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摊位。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能省几分是几分。”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她看中了一条裙子。营业员热情地介绍说:“今天商场活动,打五折。”妈妈眼前一亮,但她没有立即购买,而是拉着我走到店门口。只见她掏出手机,熟练地在网上一顿搜索,那条裙子很快出现在屏幕上,而且标注着“三折优惠,赠送购物券”。妈妈二话不说,立刻下了单。几天后收到衣服,妈妈美滋滋地说:“你看,又省了五十块呢!”
这就是我的“财迷”妈妈。虽然她为省钱操心劳力,但我知道这都是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更好。在她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学会了精打细算,或许我也会成为一个可爱的小“财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