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雏鹰初鸣

人物 故事

荷花 鄞州新蓝青学校306班 林意晗(证号2513021) 指导老师 方洁萍

母爱如水 鄞州区钟公庙实验小学404班 李慕辰(证号2512776) 指导老师 王莹莹

厨房中挥舞锅铲的烟火气,球场上来回奔跑的矫健身姿,编蛋套时指尖缠绕的五彩丝线……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温暖片段,串起了亲情的温度与童年的欢笑。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有平凡却闪光的人物,有藏在细节里的爱与时光。

勤劳热心的爸爸

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中山校区503班

鲍之莹(证号2581074)

指导老师 毛燕敏

爸爸的手总是热乎乎的,像两块会发热的鹅卵石。每到周末清晨,这双手就会轻轻摇醒我:“小懒虫,快来帮爸爸!”

记得去年春天,我哭着把摔坏的木船模型捧到爸爸面前。他蹲下来用拇指抹掉我的眼泪,变戏法似的从工具箱里翻出砂纸和胶水。木屑在阳光里跳着舞,爸爸的手指像灵巧的蝴蝶,在断裂的船桅间穿梭。当他把修复好的小船放进我手心时,我惊奇地发现裂缝处开出了一朵木雕小花。“你看,伤口也能开出花来。”爸爸说话时,木屑正在他的睫毛上闪闪发亮。

春天来临时,爸爸在院子里开辟了一个秘密花园。他教我如何用指尖感受泥土的湿度,告诉我每片叶子都是植物的嘴巴。有一天,我们发现草莓藤蔫了,我急得直跺脚,爸爸却把花盆搬到阴凉处:“别着急,给它点时间。”三天后,红彤彤的草莓像小灯笼挂满枝头,爸爸摘下一颗放进我嘴里,酸甜的汁水让我突然明白:原来等待也是甜蜜的魔法。

邻居李阿姨家的吸顶灯又罢工了。爸爸踩着人字梯,仰起头,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滑动,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左手托着灯罩,右手握着螺丝刀轻巧地旋转,忽然眼睛一亮:“逮住你了!”原来有截电线淘气地从卡槽里溜了出来。我蹲在梯子旁递工具,看暖黄的光晕重新漫过爸爸沾着灰的脸。“看,电路就像血管,要帮它们接好通路。”他跳下梯子时,工具箱里的铜丝还在微微颤动。

那些修修补补的周末、沾满泥土的午后、帮助邻居的黄昏,原来都是爸爸在用特别的方式教我认识世界。他的手掌没有魔杖,却让平凡的日子开出了永不凋谢的花。

“贪吃鬼”表弟

鄞州区下应街道中海小学501班

晏楚乔(证号2512526)

指导老师 严琳榕

刚满6岁的表弟,是个名副其实的“贪吃鬼”。那肉肉的脸和圆滚滚的肚子足以证明他很贪吃。

这周末,我们两家一起外出旅行。正当我查景点的时候,突然一个小脑袋凑了过来。他笑嘻嘻地问道:“姐姐,我们去哪吃饭啊?”我捏捏表弟的脸说:“你真是个贪吃鬼,我们先去景点玩。”

刚到达景点,表弟看见不远处有个小超市,便嚷嚷着要去看看。一走进超市,表弟就紧紧盯着烤肠,走不动道。“妈妈,给我买根烤肠吧!”表弟抱着小姨大腿撒娇道。小姨一边拉着表弟,一边说:“小孩不能吃垃圾食品!”我和妈妈无奈地笑了笑,一起把他拉出了超市。

出了超市,表弟还是没有打消吃烤肠的念头。他眼珠一转,看我们搬行李,又偷偷跑进超市。正当我发现表弟不见时,小姨淡定地说了句:“以我对他的了解,这小子一定又跑进超市了。”我们一进超市,果然看到他的身影。他正在地上边打滚边叫:“我要吃烤肠!我要吃烤肠!”表弟这一喊,所有顾客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们。

表弟一看我们来了,就拉着我的手,用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终于,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我们动摇了。吃着烤肠的表弟,脸上又露出开心的笑容。我在他的耳边说道:“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可他顾不上说话,一口口地吃着手上的烤肠。

我的表弟总把他那聪明劲儿全花在吃东西上,只要是他想吃的,就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得到。

“厨王齐”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511班

姜奕鸣(证号2514998)

指导老师 俞幼春

“厨王齐,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呀,我等不及啦!”

你们猜猜这“厨王齐”是谁?她穿着一件大围裙,眼戴一副黑框眼镜,又长又黑的头发直垂下来,与大饭店的厨师形象完全不同。

对,她就是我的妈妈。因为她姓齐,厨艺又高超,所以叫“厨王齐”。别说,她的厨艺还真有“两把刷子”,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雪菜黄鱼。只见她倒入菜籽油,再放一些雪菜,翻炒几下后放入黄鱼。她动作娴熟,仿佛是一位舞者,优雅却不失条理。眼见黄鱼已经金黄金黄的了,她却不着急,而是揪了一小撮盐均匀地撒在鱼的周围。但这还不够,鲜美的高汤才是雪菜黄鱼的灵魂。别以为高汤很难制作,“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简单的烹饪”,一盆水倒下去,鱼肉和雪菜的味道激发出来,香味就能瞬间涌进你的鼻孔,直冲天灵盖。最后撒上葱花,淋上热油,这盘做法简单、色泽金黄的雪菜黄鱼便出锅了。

满屋子都是雪菜黄鱼的香气,金黄的鱼肉配上金黄的汤汁,我顿时两眼放光,摩拳擦掌,做好了享受美食的准备。我吹吹气,大快朵颐起来。一口鱼肉一口汤,美食与味蕾的奇妙碰撞,雪菜的咸和黄鱼的鲜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擦出了别样的火花,仿佛带我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厨王齐”的称号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厨王齐”笑眯眯地看着我,“这道菜看上去很难做,但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把它做好。我做得多了,自然就感到简单了。”她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学习也一样,要多练习,多思考,才能有进步。”我边点头边微笑着说:“谢谢妈妈,我会的!”

“大嘴巴”表弟

鄞州区堇山小学509班

俞越(证号2515564)

指导老师 吴晓

表弟长相普通,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发亮,一双眼睛,像是被两片乌云遮住。你可别被他平凡的外表骗了,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嘴巴”。只要你跟他分享秘密,这秘密就像长了翅膀,不出一分钟,便会挣脱束缚,飞向四面八方。

记得有一次,百无聊赖的我不小心把秘密告诉了他。他立刻抓住关键,在亲戚们面前大肆宣扬,还时不时用挑衅的眼神看着我。我只觉得怒火从心底喷射而出,气得浑身发抖。可他不仅不收敛,反而更加嚣张,一声高过一声地宣扬,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秘密。我杀气腾腾地走到他身边,目光死死地盯着他,仿佛要把他看穿。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微微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对不起。”

听到这句道歉,我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勉强原谅了他。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向他吐露丝毫秘密。这次经历,让我吃尽苦头,这个“大嘴巴”,真是让人望而生畏。

这就是我的“大嘴巴”表弟,他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让人头疼又无奈。不知道在你的生活里,有没有这样让人又气又笑的人呢?但也因为他,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珍惜每一段关系。

我的妈妈

鄞州区德培小学百宁校区507班

孙梓琪(证号2514269)

指导老师 蒋玉江

我的母亲是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她不善言辞,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她喜欢留短发,看上去干净利索,再加上那精致的装束,尽显美丽动人。妈妈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让人感到温暖与亲切。

母亲是一个温柔的代名词。她总能在我需要时,给予我最温暖的怀抱。记得有一次放学之后,我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翻开书本。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在我眼前跳动,我怎么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如一阵清风般来到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怎么啦?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是不是因为考试呀?”我抬起头看到妈妈那充满关切的眼睛,心中的烦恼仿佛一下子有了倾诉的出口,便把心中的担忧全部告诉了妈妈。她耐心听我说完,拉着我的手,走到窗户旁,“别太担心了,你平时那么努力,只要正常发挥就行了。你看这外面的天空。多么湛蓝,就像你的未来一样广阔!”妈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天空。那深邃的蓝天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如今,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母亲的爱依旧如影随形。妈妈对我的支持,对我的期望,成了我成长道路上的动力源泉。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我来说,那个人便是我的妈妈。她永远陪伴着我,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生活虽然艰难,但只要有爱就没有我们过不去的坎。

球场上的哥哥

鄞州区德培小学百宁校区505班

胡晨轩(证号2514267)

指导老师 王佩飞

阳光洒满球场时,“嚯!球进了!” 的欢呼撕破宁静。一颗足球如脱缰野马掠过守门员耳畔,直入球门——射门的是我那痴迷足球的哥哥。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微风轻拂脸庞,嫩绿的小草在阳光下泛着波光,像给大地铺了层生机盎然的地毯。露天球场上,哥哥和同学们的比赛正激烈上演。

一名队友从包围圈里敏捷突围,巧妙将对手引至中场。他突然转身如拧紧的发条释放能量,全身力量汇聚脚上,用力一踢——足球像听话的孩子滚向禁区。另一名球员如猎豹跃起,头球破门,1∶0!领先的喜悦在队员们脸上绽放,像盛开的花朵。

对方发球后,11号球员的圆眼滴溜溜转,如两颗黑宝石。边界线队友急切招手,他皱着眉陷入挣扎:传球或许能进球,可万一失误就出界了!深吸一口气,他眼神骤亮如利剑,小心翼翼放球、运球,突然加速如旋风般插入人群。哥哥高呼“防守”的声响还在半空,球已如炮弹入网,裁判哨声惊雷般响起:1∶1平!

倒计时5分钟,沙漏即将流尽。哥哥拼抢时被对方大个子撞得仰面摔倒,脸上闪过痛楚,却像战士般咬牙起身,一个滑铲如雄鹰扑食抢过球,带球冲至半场,挥脚劲射!球似流星划破天际,直挂死角!

欢呼声中,队友们相拥跳跃。阳光掠过绿茵场,为这场充满热血与坚持的比赛,镀上一层金边。

勤俭节约的外曾祖父

鄞州区堇山小学509班

吴狄(证号2515551)

指导老师 吴晓

我的外曾祖父是一个把勤俭节约刻在骨子里的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对节约的执着。

外曾祖父目光如炬,身材高大。他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一双大手青筋凸起,布满着劳作的痕迹。

外曾祖父最心爱的就是他的那片菜地。83岁的他常常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时,他已经在田里忙碌。他弯下腰,一锄头一锄头地翻着地,动作娴熟而有力。汗水从他的额头滚落,浸湿了他那洗得发白的衣衫。我心疼地说:“这么累,咱别种了。”他直起腰,用手擦了擦汗,笑着说:“孩子,自己种地,能省不少钱呢,吃着也放心。”

家里无论要扔掉什么,外婆总是要和外曾祖父斗智斗勇一番。外婆常常趁着他出门遛弯儿,偷偷地进行“大换血”。发黄的毛巾、呲毛的牙刷、打补丁的袜子……都焕然一新。等外曾祖父发现时也无济于事了,他只能叹着气:“唉,都还能用,换新的太浪费了。”记得上次,外婆要把冰箱里的剩菜扔掉,不小心被外曾祖父看到,他一个箭步,抢在外婆倒掉前“救”出了它们。外曾祖父瞪大了眼睛,有些着急地说:“这菜好好的,扔掉干嘛!你们这代人就是没有挨过饿。”说罢,他把剩菜加热后,重新端上餐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外曾祖父勤俭节约的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中的每一份资源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这勤俭节约的品质对我影响深远,我将铭记于心。

2025-05-20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15001.html 1 3 人物 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