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励琰)“这个运球动作比较规范。”“孩子们的运动能力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4月23日,宁波市范桂馥小学举行运动会,除了常规的赛项之外,学校还加入了特色足球项目。该校的足球项目中,“进球”并不是得分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与同伴的合作能力等,都是考察的重要方面。
当天下午,体育老师把学生分成10人一组的小团队,低、中、高年级分别进行集体技能过关。一、二年级以球感为主,过关内容为行进间脚推球;三、四年级以运、控球为主,过关内容为15米绕杆运球;五、六年级则是运控和射门。
体育老师董琳羽一边拿着评分表,一边记录学生的表现。她告诉记者,以“三维三域”作为评价标准进行打分,一是运动能力,包括球杆距离、射门精准度、运球节奏;二是健身行为,包括体能耐力、动作流畅性;三是运动品德,包括比赛专注力、规则意识等。“学生通过足球过关评价,了解自己的表现,在团队运动中,评价不仅仅是针对个体,也是对整个团队合作的认可,助力学生在运动会上突破自我。”董琳羽说。
据介绍,作为海曙区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之一,范桂馥小学的足球教育历经24年深耕发展,足球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比如,学校将足球融入大课间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运球、颠球、射门、带球过人等技能练习,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提升足球技艺。学校还设计了凸显足球基本动作且富节奏韵律的足球操,在每天广播操时间组织学生跳操。
在学校构建的小学生足球运动素养评价体系的指引和激励下,学生们在足球方面的成长“肉眼可见”。“现在我控球稳了,射门准了,上次比赛还进了关键一球!更重要的是,足球评价让我找到了运动的乐趣,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训练,我爱上了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502班陈妍表示,她每天活力满满,有压力也能通过运动释放,学习时更专注了,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