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新生态实践 慈溪举办校家社共育培训

3月20日至31日,一场以“校家社共育视角下家长学校管理及课程建设”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在慈溪举办。此次活动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为慈溪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负责人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这也是慈溪为深度推进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精准落地“和美”学生幸福项目清单的有效实践。

此次活动围绕家长学校建设与课程开发创新、沟通协作强化、AI赋能校家社共育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帮助学员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开发贴合家长需求的课程,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施吉章 严利文

A

校家社协同育人: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

活动伊始,慈溪市教育局德育科负责人俞玲玲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她指出,家长学校需要通过完善的管理架构和科学的课程设计,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俞国娣以“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乘法效应’”为主题,分享了崇文教育集团的实践经验。崇文教育集团通过建立“三级共育委员会”,形成了“目标共商、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闭环管理模式。她提出,通过“理念共识、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学校、家庭与社会可以实现深度融合。

“俞校长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校家社共育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理念相通、机制相融、行动相协的‘相乘’。”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校长童维维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也为我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B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法律解读:科学干预与依法育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律解读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徐孟松主任在《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干预对策》讲座中,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干预模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杭州市律协家事委员会委员俞琴老师则通过“法律条文+实务案例”的模式,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助力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关系。

慈溪市南门小学家长学校校长吴映琼在听完讲座后感慨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通过此次培训,自己的专业能力不仅有了提升,对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神圣使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担当。”

C

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设计: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

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设计是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

浙江外国语学院高亚兵教授从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依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家长实际需求设计标准化课程体系的思路。她以“亲子沟通”课程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设计出具有实操性的系列课程,强调课程设计应从激发家长共鸣入手,逐步引导家长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实践的改进。

“家庭教育需从‘管控型’转向‘引导型’,既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又要注重心理健康与核心素养培育。”慈溪市明月书院家长学校校长许露嵘在听完讲座后表示,“此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分层指导策略与个性化支持方案,为家校联动提供了可操作性路径。”

D

AI赋能教育:科技助力育人模式创新

在“AI赋能校家社协同育人”专题讲座中,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高级讲师张杰老师深入解析了人工智能对现代教育生态的重构作用。

他通过案例展示了AI技术如何通过智能备课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匹配,以及课堂数据分析系统如何帮助教师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张杰指出,AI技术不仅提升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更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慈溪市教育局将持续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通过推动资源下沉、建立家校共育评估机制以及培育示范校典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进一步为教育生态注入新活力。

2025-04-08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07494.html 1 3 共育新生态实践 慈溪举办校家社共育培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