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他们时而沉浸于传统技艺的传承,编织出岁月的纹理;时而投身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发现世界的奥秘;时而在体育赛场奋力拼搏,挥洒青春的汗水;时而又在阅读与美食中,品味生活的甜蜜。每一个瞬间,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他们的成长天空。让我们一同走进,感受这份独属于孩子的多彩生活。
非遗竹编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501班
郁诗怡(证号2514971)
指导老师 董笔峰
今天,我们全家来到西江古村鄞州非遗馆体验非遗。
我们走进非遗馆,里面有个巨大的院子,锣鼓声声,两条色彩斑斓的巨龙上下翻飞,时而蜿蜒盘旋,时而腾空而起,仿佛在云海中穿梭翱翔。周围的观众们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为舞龙者们精彩的表演喝彩助威。院子两侧房间内就是非遗展示区,里面有金银彩绣、灰雕、插花、竹编……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竹编。
桌子周围已经坐了许多小朋友,他们都在仔细地编东西。于是,我也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有一个叔叔和一个阿姨是鄞州竹编的第四代非遗传承人,他们让我挑好了喜欢的颜色,然后开始教我竹编。半成品上有两根很细的竹条——一根在上方,另一根在下,先编下面这一根,再编上面一根。每次编两下,压紧。我学得很快,没一会儿就编了许多。很快,我就把这个作品的下面部分做好了。阿姨让我把两个铃铛放在里面。我这才知道,原来是在编铃铛呀!
他们又让我选好了挂饰,接着教我收口。看着叔叔巧妙地把竹条交叉旋转,插入缝隙中压实,铃铛的收口就完成了。叔叔又帮我把挂饰用胶水固定,最后给我一个小刷子教我给铃铛去毛刺上油。
竹编铃铛做好了,我摇了摇,竹编铃铛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宛如时间的缝隙,让我在繁忙的新年节奏里,寻得一隅宁静天地,内心被它温柔填满,满是岁月静好的惬意,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真好!
组稿老师 方芳
毽子达标赛
镇海区贵驷小学501班
周诗皓(证号2523070)
指导老师 丁宁
天气炎热,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般火热。
大课间时,我们排好队伍,来到操场,准备毽子达标赛。我们先练习了一会。随后我们面前来了一群数数的人员。我们赶紧停下了动作,准备开始。
“三,二,一……开始!”我将手中的毽子快速松开,待毽子落到腰部时,轻轻抬起脚,利用弹性十足的鞋底,将毽子踢了起来。踢了几个后,我发现速度有一点儿慢,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毽子踢得低一点!我减少脚下的力度,毽子此时的高度,不超过我的腰,以至于我每踢一下毽子,腿就要立刻从地上抬起来!但好在我练习这个动作很久了,已经有一定的熟练度了。突然,一阵风吹过,我的毽子如一个淘气的孩子,一下子就飞了出去。快踢!我的大脑下意识地做出指令,我伸脚去踢,完了,没做到!我看见毽子落在地上,赶紧把左手的另一只毽子再次扔下,我的心总算得到了一点慰藉。“45,46,47……”毽子在空中翻飞,如一只五颜六色的鸟儿,但我无心欣赏这美景,只顾踢毽子。“最后五秒!”我听了这句话后,心里像打了激素似的,踢毽子速度快出了残影。“停!”我长呼一口气,期待挤掉了身上的疲惫,我满怀期待地去问。“75!”数数人员说道,“踢得比我还好。”我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快乐充满了整个身体,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仰……
这一次踢毽子达标赛,就像我的一场精彩的表演,它承载了我练习踢毽子这一路的艰辛。这次达标赛成了我脑海中一卷胶片,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制作水火箭
镇海区实验小学408班
尹姝涵(证号2523758)
指导老师 朱丽娜
今天早上,我做了一件超酷的事——亲手制作了一个七波水火箭。完工后,我特意贴上“中国航天”字样,那一刻,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爆棚。
制作地点在宁波帮博物馆的手工室。一进去,工作人员就递来一个长方体纸盒,旁边还放着个类似大可乐瓶的透明塑料瓶。现场有几位志愿者和一位主讲老师,准备协助我们。
制作从搭建底座开始。先把黑色塑料底座板拿出来,用螺丝螺帽固定好“凹”字形铁片。接着,将黄色塑料片与另一片铁片对齐,把黄色发射器下端的弹簧状零件,穿过铁片和塑料片的圆孔,并用螺帽拧紧。之后,对齐两块铁皮的孔,用螺丝螺帽固定,注意上面那块铁皮要朝内。再把滑动圆形片、固定器分别装在铁片的“轨道”上,将开关铅丝穿进孔里两次,底座就做好了。
接下来做火箭主体。我兴奋地拆开材料包,里面有软火箭头、四片助推器、软泡沫胶和堵口。先把软火箭头套在塑料瓶上,再用软泡沫胶把四片助推器粘到瓶身,然后拧上堵口,贴上贴纸,火箭主体就完成了。最后,把火箭和底座连接起来,发射装置就大功告成。发射时,往管道里充入空气或水,随着压力增大,火箭就能发射升空。
今天我特别开心。火箭发射成不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拼接技巧,收获了探索和创造的快乐,这才是最珍贵的。
我学会了扔飞盘
宁波大学青藤书院小学部401班
陈乔艾乐(证号2524571)
指导老师 杜莹
“嗖——”飞盘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稳稳地落入大姐姐手中,操场上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如今熟练玩飞盘的我,回想起学飞盘的经历,真是充满了曲折。
一次偶然,我看到教练带着学生玩飞盘。那利落的动作,飞盘如被驯服的精灵,精准地穿梭于空中,我的心瞬间被点燃,对飞盘的渴望如潮水般涌来。我拿起飞盘,自信满满地模仿教练姿势,轻轻一扔。“咚”的一声,飞盘砸在地上,还顺带狠狠砸了我的脚趾头,疼得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刚才的兴奋劲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接下来的练习,飞盘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完全不听我使唤。不是砸到脚趾,就是砸到脑袋,甚至打到手,满手淤青。我懊恼极了,真想把飞盘扔得远远的,再也不碰它。我沮丧地跟妈妈说要放弃,妈妈却鼓励我:“有志者事竟成。”
我咬咬牙,重振旗鼓。我仔细观察教练动作,调整发力点,不再盲目扔出。每次失败,我都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渐渐地,飞盘不再那么“叛逆”,我终于学会了反手出盘,还得到了教练认可!那一刻,兴奋和自豪涌上心头。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飞盘的过程,让我深刻明白,只要坚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我也完成了一次属于自己的破茧成蝶。
钱湖“治水”小实验
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403班
伍悦宁(证号2514186)
指导老师 汪巧玲
这个周末,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东钱湖边玩,偶然发现了一根粗粗的大水管,正哗啦啦地把山泉水引入湖里,形成一道奔腾的小瀑布。看着欢快的水流,我们突发奇想:要是把水管堵住,会怎么样呢?
说干就干!我们搬来几块大石头,严严实实地塞在出水口。可水流像调皮的小蛇,还是从石头缝里钻了出来。于是,我们又捡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填进缝隙里。没想到,水流一下子变得湍急起来,把小石子全冲跑了!
看来硬堵不行,我们决定换个办法——建“防水墙”!我们在水流较缓的地方,先用大石头垒成一道矮墙,再糊上沙土、塞进水草,把缝隙堵得密不透风。这下,水流果然穿不过石墙了。可它一点儿也不服输,干脆从墙顶上翻了过去,继续坚定地奔向湖里。
看着奔流不息的山泉,我突然想起了书里读到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当年大禹的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水,结果失败了;而大禹改用“疏导”的方法,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我们今天的“堵水”小实验,不正是在重演这个古老的智慧吗?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这山泉水,无论我们怎么堵,它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问题时,与其一味地阻挡对抗,不如学会因势利导,找到更智慧的解决方法。
爆米花棒
鄞州新蓝青学校408班
倪鹏涛(证号2513205)
指导老师 李忠琼
窗外,忽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似放炮般响亮,又带着玻璃炸碎的尖锐。我赶忙推开窗户一瞧,原来是有人在楼下做爆米花棒。
制作爆米花棒的工具,有一个大大的铁炉、一只风箱和一把小铲子。师傅,可以爆自己备好的米,也可以应顾客要求,加工顾客带来的米。其制作过程挺有意思:师傅先用小铲子铲一铲米,倒进铁炉里,随后握住铁炉旁的手柄,快速转动铁炉,同时拉动风箱,一股一股地往炉内鼓风。此时,炉里的米粒仿佛被注入活力,欢快地翻滚、跳跃。待米受热,渐渐化成米浆,师傅便停下转动,让米浆缓缓向下流淌。忽然,一声“轰”的巨响传来,爆米花棒瞬间成型。师傅眼疾手快,拿起长长的竹签,将刚出炉的爆米花棒轻巧地串起,稳稳放进顾客递来的纸袋里,再按事先商量好的价格,向顾客收取费用。
接过爆米花棒的顾客,个个脸上笑开了花,满心期待着品尝这美味。大家的吃法五花八门,有的把爆米花棒掰成两半,自己和孩子各拿一半,共享甜蜜;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把爆米花棒凑近舌尖,任由唾液慢慢将其融化,细细品味其中滋味。不得不说,爆米花棒确实是种可口又能带来惬意享受的休闲美食。
我的阅读时光
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406班
毛睿宁(证号2513542)
指导老师 姜菁华
周末的阳光像只毛茸茸的小猫,轻轻挠着我的脚心。
吃完午饭,我像只偷到蜂蜜的小熊,哼着歌把躺椅搬到阳台上。阳光从纱窗的格子里漏进来,在我膝盖上跳起方格舞。妈妈特批的冰镇橘子汽水“咕嘟咕嘟”冒着泡泡,玻璃杯外凝着亮晶晶的水珠,像穿上了钻石裙子。我翻开那本《会飞的教室》,故事里的小男孩正要把黑板擦改装成飞行器,我的后背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恍惚间觉得自己也扑棱着作业本折的翅膀,跟着飘进了云朵教室。
第二天我又被妈妈“寄存”在新华书店。这里的书架像彩色积木城堡,我在迷宫似的过道里探险。指尖扫过书脊时突然停住——哈!发现宝藏!《巧克力火山大爆发》《会说话的橡皮擦》,这些妈妈总说“没用”的书,现在都冲我眨眼睛呢!抱着一摞战利品窝进沙发,我变成在书海里冲浪的快乐小鱼。隔壁奶茶店的草莓冰沙送来时,我正跟着漫画里的机器人在月球上种西瓜,吸管“哧溜”一声,把星星都吸进了肚子里。
晚霞渐渐给书店的玻璃窗涂上了橘子酱,我的阅读时光也是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