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市海曙区屠氏别业,一场围绕创意设计与历史传承的“青年人才驿站设计大赛”决赛盛大开启。
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指导,海曙区委人才办、共青团宁波市海曙区委员会、宁波市海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共青团浙江万里学院委员会、宁波文化创意学院、临港城乡设计学院、宁波市文化创意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作为赛事组织者,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深度参与赛事的策划与执行,致力于打造一场高规格、高品质的设计竞赛。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闫聪聪 黄佳汤
A
“真题真做”模式激活设计课堂
“罗城青年驿,青年来设计”的征集令一经发出,便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生踊跃参与。大赛共征集到90余件作品,经过多轮严格筛选与综合评估,最终20件作品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决赛现场,20位选手代表依次上台展示。他们借助文字、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样化形式,充分阐述了对罗城青年驿站改造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巧妙融合古代与现代、传统与科技,不同校园、城市的思维在此激烈碰撞,探索出罗城青年驿站无限发展可能。
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院长傅立新教授在谈到“罗城青年驿,青年来设计”这一竞赛口号时表示:“这次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设计实践机会,更是设计青年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将设计课堂搬到大赛现场,采用‘真题真做’模式,让同学们在实地探访与跨学科协作中,上了一堂生动的设计课程。”他还指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设计类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在实战中提升创造力与探索力,培养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深化跨专业融合实践教学,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元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B
决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此次大赛不仅是创意的激烈角逐,更是宁波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的积极探索。组委会表示,通过让青年参与公共空间设计,既激活了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又构建起“引才-留才-育才”的良性循环。决赛的优胜方案将被落地建成实体驿站,为来甬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并配套人才政策解读、企业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让青年人才一踏上宁波这片土地,就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浙江万里学院学生团队凭借作品《潮宋·立方》斩获一等奖,该作品以宁波深厚的历史文脉为基础,将宋韵美学与现代创新理念有机融合,打造出一个兼具文化传承与当代活力的复合型空间。庭院以月湖“十洲胜景”为空间原型,解构形成四大主题分区,并重组宋代名画色谱,搭配本土材料,构建出具有“三远”意境的立体园林叙事。建筑立面将宋代棂花窗解构为立方幕墙系统,彩色玻璃以几何阵列呼应传统窗格韵律,形成富有古今对话感的视觉语言。室内设计则将宋式美学元素巧妙融入布局与装饰,实现传统美学的现代空间转译。
团队成员赵健安感慨道:“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实战机会,让我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项目筹备到创意构思,再到最终答辩,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心血。这次经历让我们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朱松伟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他表示:“设计竞赛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契机。同学们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大胆创新,围绕‘罗城文化’‘引才服务’‘青年与未来’等主题,用设计串联历史、现实与未来,展现自身价值,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从决赛的作品来看,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