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持续飙升,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影片中神秘奇幻的陈塘关场景,引发网友热议:现实中是否真有陈塘关?其实,电影里“陈塘关”的原型,极有可能是明代浙直总兵的驻地定海关(城),也就是如今的镇海老城。“陈塘关抵御龙族”的神话传说,与镇海“海防要塞”的历史地位不谋而合。
3月1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柔,50多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走进镇海老城,探寻这座海上丝路起碇港与海防古战场的历史遗迹。此次活动在报名阶段就备受热捧,300多名小记者踊跃报名,竞争激烈。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招宝山位于东海之滨、甬江口岸,有着千年人文积淀,古时被称作‘天下第一山’……”在刻有“第一山”的石碑前,招宝山景区讲解员向小记者们娓娓道来名称的由来。招宝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集海天风光等自然景观、深厚海防文化、源远流长佛教文化于一体,文化与风景相互交融,游客在此既能饱览美景,又能凭吊历史、感怀古今。
在招宝山景区,小记者们沿着蜿蜒山路,依次走过半山亭、威远城、鳌柱塔、明清石刻碑与镇海炮台,路边梅花绽放,暗香浮动。小记者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认真记录沿途人文历史。北仑区绍成小学603班的小记者郑梦羽兴奋地说:“我超喜欢哪吒,得知这里可能是‘陈塘关’原型地,就迫不及待想来看看。这次收获满满,了解到好多宁波海防历史,让我对家乡这座港口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
爬山途中,小记者团偶遇了一位扮演“济公爷爷”的民间艺人。这位“济公爷爷”不仅造型“神还原”,还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现场即兴表演了一段经典桥段。音乐一响,瞬间把小记者团的爸爸妈妈们拉回了童年,大家纷纷掏出手机记录这难得的瞬间。小记者团家长陆先生感慨:“太惊喜了!小时候常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看《济公》,满满的回忆涌上心头!”
爬完招宝山,小记者团来到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镇海扼守甬江出海口,自古就是海防重镇,历经多次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纪念馆坐落于昔日古战场,以海防战事为陈列重点,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明朝嘉靖年间起,镇海不仅是地方最高武官浙直总兵驻地,还是地方最高文官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的驻地,声名远扬,远超其他沿海城镇。哪吒父亲李靖担任陈塘关总兵,这与明代总兵镇守制度相契合。”听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小记者们眼神专注,不时提出问题,沉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深入感受着这座城市厚重的海防历史底蕴。
此次镇海古城探寻之旅,小记者们穿梭在招宝山的自然风光与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的史实陈列间,在心底种下了热爱家乡、探寻历史的种子。
宁波市实验学校206班戈一诺说:“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听老师讲了以前先辈们抵御外敌的英勇故事,心中满是对他们的敬佩,也更加让我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这次活动让我学到好多新知识,我以后还想参加!”
■活动感想
一座山与一个民族
的海洋记忆
镇海区张和祥小学302班
王子涵(证号2580997)
指导老师 沈菡燕
招宝山不高,却承载着一个民族对海洋的深沉记忆。这座海拔仅80余米的小山,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海洋大国到闭关锁国,再到重新拥抱海洋的沧桑巨变。
站在招宝山顶,向东眺望,甬江入海口处波光粼粼。六百年前,郑和的宝船就是从这里经过,驶向浩瀚的印度洋。那时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却选择了和平友好的朝贡贸易。招宝山上的天妃宫,至今仍在诉说着古人对海洋的敬畏与祈福。
明清之际,招宝山上的威远城巍然矗立。这座抗击倭寇的海防要塞,见证了中国海疆的烽火岁月。闭关锁国的政策,让这个曾经的海上强国逐渐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权。招宝山上的炮台,默默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招宝山,这座见证了太多历史变迁的小山,依然静静矗立在东海之滨,守望着一个民族的海洋梦想。
我的第一次研学之旅
鄞州区钟公庙实验小学103班
毛柯涵(证号2580752)
指导老师 陆丽颖
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因为我要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跟着小记者团的老师和其他小记者们一起去招宝山。当我背上装着水壶、零食的小书包,跟着老师签到排队,我知道我要和妈妈说再见了。
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听老师讲解。沿路我看到了已经生锈的古炮台,又看到了第一山的石碑和威远城的城楼。远远望去,还有一座冲天而立的高塔。下山后又去了海防历史纪念馆,听老师讲述镇海军民抗击敌人的真实史迹。对了,沿路我们还看到了吃鸡腿的“济公”。
这次研学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原来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我也能独立完成很多事情呢。回家路上,看着渐渐远去的招宝山,我暗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成为一名见多识广的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