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把平凡化为神奇。你瞧,一个小小的鸡蛋,却能在手中“坚不可摧”;简单的白醋与苏打粉,竟能让气球“膨胀”起来。在小记者的笔下,这些实验不仅趣味十足,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现在,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惊喜的科学实验之旅吧。
纸屑跳舞
鄞州区惠风书院312班
倪恩炫(证号2512355)
指导老师 柴幸珺
昨天,我在书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用头发摩擦尺子,尺子就能把纸片吸起来……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做起这个实验。
我先准备了一些材料:一把塑料尺,一张干燥的纸。接着,我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撕得零零碎碎。这些碎纸片形状各异,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一朵小花,还有的像一个小人……许许多多的小纸片数也数不清,堆成了一座小山丘。
万事俱备,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拿着尺子慢慢靠近纸片,结果纸片纹丝不动,仿佛被冻住了。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我灵光一闪,把尺子在头上使劲摩擦,我感觉头皮都快被擦得着火了,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成功吗?头皮会不会被擦破啊?
我屏住呼吸,慢慢将尺子靠近小纸片,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了,生怕又失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尺子快要接触到纸片时,这些纸片像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精灵,一个劲儿地往尺子上粘附,仿佛要到尺子上开派对。接着我晃了一下尺子,小纸片也跟着摇摇晃晃,像是在欢快地跳舞。我看得入了神,小小的尺子经过摩擦竟然如此奇妙。我也特别高兴,因为实验成功了。
爸爸见我玩得不亦乐乎,便给我科普起来。原来,尺子在和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头发与尺子上的电子会发生转移,使得尺子带上静电。带电的尺子会产生电场,这个电场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比如我撕的这些碎纸片。
“原来是这样啊!”我张着嘴巴,不禁发出感叹。
小实验,大乐趣!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哦。
有趣的热气球实验
鄞州区德培小学百宁校区206班
刘彦禾(证号2514248)
指导老师 罗芳芳
我在科学杂志上看到有人乘坐热气球旅行,心里不禁琢磨起来:热气球究竟为什么能飞起来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决定亲自做个实验一探究竟。
我找来一个保鲜袋、一根小蜡烛和几根扭扭棒,着手制作一个小型“热气球”。我请爸爸帮忙点燃蜡烛,满心期待着“热气球”能腾空而起,可现实却给了我一盆冷水,“热气球”因为太重,怎么都飞不起来,第一次实验以失败告终。
爸爸见我一脸沮丧,便在网上买了个热气球实验套装,打算陪我再尝试一次。他发现平时用的保鲜袋和套装里的塑料薄膜颇为相似,就提议先用保鲜袋试试看。结果,保鲜袋不仅没飞起来,反而被吸进了装置里。这一次的失败让我像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
妈妈见状,建议用套装里的塑料薄膜再试一次,我还给蜡烛套上了纸筒做的“外套”。一切准备就绪,爸爸点燃蜡烛,我小心翼翼地把塑料薄膜套在纸筒上。不一会儿,套在纸筒外的塑料薄膜就开始慢慢充满热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塑料薄膜竟然缓缓飞了起来!而且越升越高,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开心得不得了!
事后,妈妈告诉我,塑料薄膜能成功飞起来,多亏了我做的“纸筒外套”。因为纸筒起到了聚拢热气的作用,让热气都能进入到塑料薄膜里,薄膜才有足够的浮力飞起来。
虽说这次实验过程波折不断,但最终成功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值了,那种喜悦和成就感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有趣的科学课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北校区306班
黄韵伊(证号2520137)
指导老师 王静亚
今天有一节科学课,我感到很兴奋,因为我对科学很感兴趣。上一次科学课时,鲍老师说今天可能会下雨。果然,今天真的下雨了,鲍老师能够预测天气,真是太神奇了,我对科学更感兴趣了。
这一节课,鲍老师给我们讲了降水,其中讲到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我们一边听,一边做了一个简易的雨量器。接着,我们的科学小实验——人工降雨开始啦!只见鲍老师拿着水壶,让我们把自己的“雨量器”放在中间。“哗啦啦……”一场人工降雨结束了,我看到有14毫米的水降落到了我的“雨量器”之中。
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怎么量降雨量,这节科学课真是有趣极了!
会游泳的鸡蛋
鄞州区德培小学百宁校区304班
桑亦涵(证号2514254)
指导老师 朱玲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书本上看到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湖泊,人可以安逸地躺在水面上晒太阳。死海岸边却无植物生长,因为死海的盐含量是普通海水的六倍,所以使其拥有神秘的力量。然而,这个神秘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在爸爸的引导下,我准备了四种材料:一个鸡蛋、一个杯子,还有水和一些盐。一开始,我往杯里倒满了水,随手把鸡蛋放了进去,鸡蛋不出意料地躺在了水底,像个小宝宝一样。爸爸说:“这是因为水的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接下来,我往水里加了一勺盐,原本沉睡的宝宝仿佛慢慢苏醒,变得有活力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正在缓缓拉开帷幕。我又加了两勺、三勺,“宝宝”的活力似乎更强了,最后竟然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蹦了起来,浮在了水面上。我很惊讶,也很好奇。爸爸说:“水的密度在加了盐后变大了,当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时候,鸡蛋就会浮起来,看上去就像浮力增大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什么是密度,什么又是浮力。真是受益匪浅啊!
气球无影手
余姚市长安小学101班
毛辰齐(证号2510803)
指导老师 郑丽敏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小实验——“气球无影手”。
实验前,妈妈帮我准备好了所需的材料:一个易拉罐、一个气球,还有一件毛衣。一切准备就绪,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验。
我先把易拉罐横放在平稳的桌面上,接着,我用力吹气球,把它吹得圆滚滚、胖乎乎的,就像一个鼓起的小皮球。我拿起毛衣,开始反复地摩擦气球,来来回回擦了好多下。在摩擦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气球的温度在升高,摸上去热乎乎的。此时,我小心翼翼地将气球慢慢靠近易拉罐。哇,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安静“躺”着的易拉罐,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推动,缓缓朝着气球的方向滚动起来,还发出“骨碌碌”的声音,真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后面推着它前进。
我又惊又喜,连忙拉着妈妈的手,好奇地问:“妈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妈妈微笑着,耐心地给我解释:“宝贝,这是因为气球和毛衣摩擦后,产生了静电。正是这静电产生了吸引力,才让易拉罐动起来啦。”
“气球无影手”这个实验真是太好玩了!它不仅有趣,还让我学到了新知识。
瓶子吹气球
海曙外国语学校青林湾校区307班
童启晨(证号2517584)
指导老师 陈丹丹
听说瓶子可以吹气球。我想:怎么可能?为了解开这一疑惑,于是我做了这项小实验。
实验开始了,我先拿出一个透明的瓶子,向里面倒入50毫升的白醋,再小心翼翼地往气球里面装入两勺苏打粉,接着把加入了苏打粉的气球紧紧地套在瓶口上。气球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吊在瓶口边。然后我把气球的底部拎起来,把里面的苏打粉抖落进瓶子里。当苏打粉和白醋融合之后,瓶子里立刻沸腾了一般冒出了大量的白色小泡泡,气球则“呼”的一声,昂首挺胸,越变越大,直到瓶子里的反应停止。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喊:“哇,真是太神奇了!
原来瓶子真的可以吹气球!站在一旁的爸爸告诉我:因为白醋是酸性的,小苏打是碱性的,二者结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瓶中无处可逃,只有往气球肚子里钻,就把气球“吹”大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又难忘的实验呀!我感到非常惊奇和兴奋,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小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科学小实验
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晖校区205班
叶梦希(证号2527601)
指导老师 姚奇
今天,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一个名为“长发玩偶”的实验。
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橡皮泥、双面胶、餐巾纸、吸管和剪刀。
实验开始,我先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圆球和一个梯形,将它们组合成玩偶的身体,接着用彩笔给玩偶画上眼睛和嘴巴。随后,我把餐巾纸剪成细细的长条,这些长条就是玩偶的“头发”。紧接着,我用双面胶把剪好的“头发”粘到玩偶身体的头部位置。最后,我拿起吸管,与餐巾纸快速摩擦,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吸管触碰玩偶的头发。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玩偶的头发竟然飘了起来!妈妈在一旁告诉我,这是因为摩擦起电,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带上了电荷,从而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玩偶的头发就飘起来了。
科学实验可真有趣啊!
握不碎的鸡蛋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清川校区301班
余安朔(证号2523981)
指导老师 黄卫东
今天,老师拿了两个鸡蛋走进教室,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个鸡蛋,想:这节课老师难道要给我们吃鸡蛋?这时老师说:“今天我们要进行握不碎的鸡蛋实验。”大家疑惑不解,想:握碎鸡蛋还不容易?
老师介绍了实验过程,我心里忐忑不安,第一个上场的是Kiki同学。他一手握住鸡蛋,手都在抖动,大家全神贯注地盯着鸡蛋,可鸡蛋却没有碎一点。大家面面相觑,想,难道鸡蛋真的握不碎?
终于轮到我大展身手了。我小心翼翼地接过鸡蛋,用力地握住鸡蛋,握得满头大汗,鸡蛋却还是没有发生一点变化。我瞠目结舌,不相信小小的鸡蛋竟然握不碎。老师告诉我们:鸡蛋握不碎是因为鸡蛋表面是曲面结构,可以把力分散到整个物形表面。
没想到我们身旁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有那么大的奥秘。我以后还要多做实验,丰富我的课外知识!
组稿老师 孙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