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坚守,24位支教老师接力

宁大持续八年派出学生到贵州支教

▲宁波大学支教学生向兴仁市第七中学学生发助学金。 通讯员供图

2月20日,宁波大学迎来新学期第一天,一封来自贵州省兴仁市第七中学的电子感谢信,为校园增添了温暖与感动。八年来,宁波大学持续选派优秀学生组建支教团,迄今已有24名志愿者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贵州山区,为当地学子带去知识与希望。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郑俊朋

支教团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感谢信中写道:“宁波大学的支教老师们用专业素养为山区孩子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应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信中特别提到,宁波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党支部累计为兴仁市第七中学捐赠10余万元“铸魂助学金”。受资助的学生中,99%成功考入高中,其中30多人考入州直高中,更有10多名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将爱与希望延续下去。这一串数字背后,是无数山区孩子命运的转变。

宁波大学历史系发起的“结对联谊活动”也在信中备受赞誉。多年来,大学生与初中生通过书信往来500余封,并成功举办了8场云端联谊会。这些跨越时空与年龄的对话,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重塑了山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24名支教学生中,历史专业学生占比最高,达6人。因此,历史专业在信中被多次提及,76%的兴仁七中学生将“教师”和“历史”列为理想职业与专业,展现了其对贵州学子的深远影响。

据悉,宁波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每年遴选优秀应届毕业生前往贫困地区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支教结束后,学生们再继续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宁波大学历史系本科党支部指导老师汪盛科表示:“希望通过支教真正帮助到贵州学生,因此历史系专门设立了奖学金,通过精准滴灌、细水长流的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尽管支教生活充满艰辛,但每一位归来的学生都深感值得。汪盛科表示,他们的付出不仅改变了山区孩子的命运,也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封来自贵州山区的感谢信,不仅是对宁波大学支教团的肯定,更是对教育共富事业的最好诠释。

2025-02-28 8年坚守,24位支教老师接力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01271.html 1 3 宁大持续八年派出学生到贵州支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