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5月起,每个月,象山县塔山中学的一楼走廊总会热闹一番,因为“微光空间”每个月都会上新。色彩明亮的绘画作品、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纸短情长的作文……近一年来,学校已经开展了七期“微光空间”活动。
“微光空间”是该校为师生展示才艺提供的一个平台,秉承“人人都是美的创造者,处处都有美的展示台”核心理念,鼓励师生自主表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通过这个开放、包容、多元的美育展示与交流平台,激发师生对美的追求与热爱,促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深度融合。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潘家琪
打造舞台 原来艺术就在身边
“微光空间”的诞生源于一次偶然,学校发现当时59岁的保安蔡师傅喜欢画画,一直坚持在空闲时间看网络视频或学生作品研究画画,但他没有机会进行专业的学习,也很遗憾在退休前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学校萌生了打造“微光空间”的想法,鼓励全校教职工及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申请举办个人展览。
无论是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还是文学创作、音乐演奏等,只要愿意分享,就有机会成为“微光空间”的主角。
“微光空间”第一期展出了蔡师傅的画作,师生们看到了他并不十分优秀却非常真诚的作品,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好。原来艺术并不遥远,艺术就在身边,这让很多学生有了追求艺术的勇气。
走上舞台 自信心增强了
“微光空间”第二期的主角是808班学生肖钰涵。“其实我一直在犹豫,很想参加但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没想到班主任叶老师直接帮我报了名,还告诉了我的爸爸妈妈,我真的很开心。”肖钰涵自己不敢走上舞台,老师的推荐给了她信心。她积极准备,当看到自己的画作展示在“微光空间”被大家欣赏的那一刻,她觉得格外幸福!
不久前,学校的体育老师欧俊也成了师生眼中的“红人”,大家都没想到欧老师原来是“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微光空间”展出了一个月。
“一月一期”的展示拉近了艺术与师生们的距离,让大家的个人特长有了展示的机会,并在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艺术能力和修养,坚定了对艺术的追求。
精心布置展览 营造艺术仪式感
艺术需要不厌其烦地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地付出,而坚持是成就艺术最大的挑战。很多学生因为受不了一遍遍练习的枯燥而常常半途而废,也有学生因为并不突出的天赋而渐渐失去对艺术的兴趣。
为此,学校在打造“微光空间”这个平台时,极力营造整个过程的仪式感。据介绍,每次“微光空间”的展览由学生会的宣传部专门负责场地布置,在师生个人申请成功后,学生会成员还会采访个展主角,了解其学习艺术的经历、对艺术的看法和申请个展的想法,并为每一个主角设计、制作个人海报,同时将作品精心布置、展出。
此外,每一期的“微光空间”活动都会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并为个展主角颁发纪念证书, 使之成为校园主角。
“微光”成束 照亮师生前行路
“微光空间”作为学校“明亮”德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实践为学校美育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该校负责人表示,首先,学生参与度大幅提升,美育活动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其次,它强调了个性化与多样性的结合,鼓励每个师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独特的美育成果,这种包容性极大地丰富了美育的内涵和外延。
此外,“微光空间”的实践还促进了美育多元化评价的探索。学校摒弃了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评价学生的美育成果。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作品本身,还关注他们的创作过程、创意表达等方面的表现。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美育素养和发展水平,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微光空间,不仅是给保安师傅的惊喜,也是给同学们的惊喜。让大家知道,只要保持热爱,坚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明亮的人。”学校负责人说,学校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每一个师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爱好和努力,坚持梦想,让同学们在自信中成长。
●专家点评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授、博士,校长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 李更生
“微光空间”为师生搭建了一个美育展示与交流平台,这一理念不仅鼓励师生接近艺术、表达艺术、发展艺术,同时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机会,无论是保安师傅、学生还是老师,他们的参与都证明了“微光空间”的魅力。尤其对于成绩不理想但热爱艺术的学生,平台的展示给予了他们信心。过程中的仪式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让他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信念。
总之,塔山中学的“微光空间”活动是一项极具创新性和教育意义的美育实践,它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追求艺术的舞台,对于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和学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