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斌用20年的坚守与热爱,诠释了一名技工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他不仅教会学生技能,更帮助他们找到自信与方向。在他的引领下,无数技校学生用技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成为行业精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我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发现并点燃它。”孔斌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孔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的教育生涯,正是从对机械设计的浓厚兴趣开始的。
大学期间,他痴迷于CAD机械设计软件,常常废寝忘食钻研各种技巧和方法。这种对技术的热爱,最终引领他走上职业教育之路,成为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的一名机械专业教师。
然而,初入教学岗位的孔斌很快发现,许多技校学生面临着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缺失等问题。这让他意识到,作为教师,他的使命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身潜力,通过技能改变人生轨迹。这份使命感,成为他教育生涯的灯塔,指引着他不断前行。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张彩喜
人物介绍
孔斌
宁波市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教师
宁波市“王宽诚育才教师”
宁波市“技术能手”
宁波市“宁波工匠”
象山县“专业课骨干教师”
推荐理由
孔斌是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机械专业的老师,已在这所学校任教了整整20年。这所学校也是他的母校。因为同是技校出身,所以孔斌更能共情这些学生,始终用鼓励与陪伴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让每个孩子找到技能坐标系
2014年,在学校的支持下,孔斌组建了CAD机械设计兴趣小组。他始终坚信,真正的兴趣激发不是烟花式的瞬间灿烂,而是要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技能坐标系——横向能看到技能应用的广阔天地,纵向能触摸职业成长的无限可能。
在一次机械制图考试中,孔斌注意到一位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竟然在考试中迅速完成了答题。课后,他主动找到这位学生,了解到他对机械制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孔斌邀请他加入CAD机械设计兴趣小组。
“你太厉害了”,“你做得真好”……在孔斌的不断鼓励下和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这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多次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第三届浙江省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中获得金牌,实现了象山县在浙江省技能大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毕业后,这位同学顺利进入了自己热爱的行业,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这样的成功经历不仅点燃了他心中的光亮,也激励了同班同学勇敢追梦。
“其实技工学校的学生,最缺的就是鼓励和表扬。”孔斌说,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可能不是很好,从小到大可能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久而久之会没有自信。他们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学会、学好,“所以我都是以鼓励为主,当学生发现‘自己也可以’的时候,那种由内生发的学习动力,比任何外部激励都更持久有力。”
帮助学生在枯燥中寻找坚持的意义
技能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能训练往往需要将简单的动作重复千百遍,一坐就是大半天,学生常常面临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挑战。孔斌深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挫折,甚至失去信心。每当这时,他都会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孔斌鼓励每个学生参加比赛,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中,都有这个学校学生们的身影。
有个学生有轻微阅读障碍,但是非常用功,制图方面也并不弱于其他学生。孔老师推荐他参加了市级技能比赛的选拔赛。比赛中,他把题目上的字一个一个圈出来,强迫自己理解题干。虽然最后没能入选,但这样的比赛经历激励着他在未来的无数个日夜继续奋进。
“技能训练就像打磨一块璞玉,只有经过无数次的雕琢,才能展现出它的光彩。而比赛就是出彩的最佳平台,不管成绩如何,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激励。”孔斌说,成绩好的想超越自我,成绩欠佳的想更上一层,这样一来,技工学生的“匠心”精神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此外,孔斌还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建立奖励机制、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保持学习的热情。多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许多学生入职企业后,也凭借出色的技能获得了市级首席工人、市级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促进校企合作,让技能与时代接轨
孔斌深知,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现状与需求十分重要,每个学期,他都会多次带领学生下企业参观。
由于孔斌带出的毕业生遍布宁波市的大小企业,在参观的时候,学生耳边会不时响起“孔老师好”的招呼声。这些毕业生有的已经是车间的骨干工人,有的已经成为企业高层。看着学长学姐如此成功,学生们难掩羡慕的神情。
“只要坚持下去,你们也同样可以。企业的需求就是你们努力的方向。”孔斌适时鼓励道。
为了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技能,他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生产技术,还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现代生产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必须确保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时代接轨。”孔斌说道。
此外,孔斌还带领团队开发了“数字化设计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基于实践应用的案例中完成技能学习。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因此,孔斌带出的学生,都是企业的“香饽饽”,大部分没毕业就被“预定”了。
“只要有一技之长,技校学生也可以大有作为。”孔斌自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他也希望和他一样的技校学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