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无论是专业竞赛还是设计项目,工作室成员都会积极参与,展开一场场‘头脑风暴’!”
“这小小的一方天地,成了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
在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有一方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艺术天地——八方艺术设计工作室。自2008年成立以来,它秉持“学我所爱、扬己所长”美育理念,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无数学生的艺术之路。
创设“四阶三导”
架构成长阶梯
“从刚入学时的迷茫,到第一次走进‘八方设计’,我被工作室仿砖式墙纸上展出的海报、书法作品所吸引,从此开启设计的梦想之门。”尽管已毕业多年,但回想起在余姚四职校读书的时光,张海遇感慨多多。对于她而言,这个小小天地,就是心中的“桃花源”。
“第一次参加国际海报设计比赛时,我紧张得手都在发抖,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但是老师们不断鼓励我,帮我分析历年获奖作品的特点,引导我挖掘创意和灵感。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激发创意,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用专业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张海遇说。
2018年初,她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两件海报作品《吾城何方》《如果还有一次》成功入选第10届乌克兰“4TH BLOCK”生态国际海报三年展。其中,《吾城何方》是用沾了墨水的毛笔看似凌乱实则有规律地刷在卡纸上,再经过软件处理,结合城市的剪影,寓意“城市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造福子孙”;《如果还有一次》则是在纸上用毛笔画好线条,依次拍下,再在电脑上一一处理为形似枯木的枝干,只剩下一片树叶,再加上环境元素,引导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张海遇成了那一届展览年纪最轻的设计师,也是唯一一位高中在读的设计师,“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她说。
多年来,八方艺术设计工作室精心构建了“四阶三导”美育路径,以赛事、公益、精研、行业等四阶段为主轴,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高速公路”。学生们积极投身各类设计竞赛,从校内的小型比赛到校外的大型国际赛事,每一次的参与都磨砺着自身能力。
中职、高校、企业三方导师协同培育,形成了“1+1+1+N”的强大教学合力。中职导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地为学生打下专业基础;高校导师带来前沿的学术理念,拓宽学生的视野;企业导师从市场需求出发,传授学生实用的设计技巧和项目管理经验。
“在参与一个商业品牌的包装设计项目时,企业导师给了我很多宝贵建议。比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考虑成本、运输、货架展示等实际因素;设计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市场需求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计的成败。”学生姚橙说。
正是多元化的导师团队,为学生搭建起了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创意设计公司的成长平台,将学生艺术启蒙、美学认知、专业认同、艺技培养、就业升学等环节贯穿于美育全过程。
深耕本土文化,汲取创作源泉
为了寻找更多设计灵感,工作室负责人朱寅老师和学生成员花大量时间研究余姚的特色文化。他们走街串巷,探寻阳明先生讲学的遗迹,深入研究余姚的阳明文化、浙东先贤文化、四明山红色文化和山水旅游资源。
在四明山的青山绿水间,学生们汲取大自然的灵动与壮美,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有一次我们去四明山采风,那里的山水、树木、云雾给了我极大震撼。回来后,我在设计一个旅游宣传海报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美景,创作出的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刘媛兴奋地说。
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后,学生们为余姚的古镇形象提升、古村落旅游产业贡献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方案。在阳明古镇的设计项目中,学生们将阳明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运用到建筑装饰和文化产品设计中,让古镇焕发出新的文化魅力;在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里,他们挖掘村落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技艺,设计出独特的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古老的乡村文化。
不仅如此,朱寅还积极引导学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他们走进高校美术馆、企业导师设计工坊等参观交流,与国内外的优秀设计作品和设计师近距离接触。“看到那些作品,我才明白设计的边界如此广阔,传统与现代可以碰撞出如此绚烂的火花。”学生林微微说。
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学生们不断提升对余姚地域文化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个性和现代感的作品。部分优秀作品在墨西哥、俄罗斯、德国等国外展会上崭露头角,向世界展示余姚中职学生的风采。还有一些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收藏。
彰显社会担当,助力地方发展
从泗门镇整体形象改造、戚海庄园形象设计再到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甬有优学教科节Logo设计、余姚市档案局Logo设计、余姚市旅游局产品Logo设计等,八方艺术设计工作室长期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担任艺术顾问,完成设计项目达200多项。
工作室还积极整合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在“余姚农产品系列海报设计”项目中,学生们将农产品与余姚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示文旅融合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海报在各大展会和宣传活动中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商家的关注,为余姚的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参与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社会参与体验,也提升了我们对美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学生刘媛说。
“可以说,工作室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专业的提升,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朱寅老师说。八方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美育成效推动了余姚平面设计专业的建设步伐,余姚四职校由此建立了余姚市第一个平面设计专业,并迅速发展壮大。2016年,学校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升学渠道。工作室的美育实践先后获评2020年度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优秀典型案例、2021年度浙江省学徒制典型案例等,成为余姚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专家点评:
八方设计工作室在文旅项目中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成功打造出既具有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项目。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水准,更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