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前的李同学

穿越到现在 体育能拿多少分?

宁波教育博物馆珍藏的浙江省立宁波中学体育成绩单。

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消息,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浙江鼓励各地各校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保障学生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近年来,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宁波素有“文教之邦”的美誉,那么八十多年前宁波体育课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通过宁波教育博物馆珍藏的一张体育成绩单,穿越时间隧道。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志龙 通讯员 张静

宁波迄今发现的唯一 单独体育成绩报告单

这张成绩单的主人,是80多年前宁波中学一位名叫李瑞璋的同学。

报告单发现于著名宁波籍实业家李康年遗存的家庭档案中,是宁波教育博物馆保存的唯一的单独的体育成绩报告单。

1936年,李瑞璋就读浙江省立宁波中学初中秋二年级乙班。成绩单显示,当时的李瑞璋同学,年龄14周岁1个月,体重97英磅(44千克),身高64.4英寸(163.58厘米)。

该生标准运动测验项目成绩(占总分的50%)分别为:一分钟投篮中13次,100公尺(米)跑步15.8秒,急行跳远3.8公尺(米),推8磅铅球5.8公尺(米),实得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李瑞璋的实得总分是78分。

这张成绩单上还印有校长沈其达、教务主任胡蒙子、体育主任胡士煊、体育教员政霖的印章。

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黄兴力介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宁波各中学非常重视体育,专门成立了体育科教学研究会,研究体育的教学。学校里除了体育课,还有早操和课余体育活动。当时的《中学规程》规定,体育不及格者不得升级或毕业。”

李同学穿越回来 他的成绩能拿多少分?

那么,李瑞璋同学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放到今天是个什么水平呢?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马杨旭和同事们一起,对李同学的这张成绩单进行了重新打分。

身体方面,李瑞璋同学身高163.58厘米,体重44千克,BMI为16.35,属于正常体形。“如果是我们现在,还要测一个肺活量。但是体形方面还是可以拿100分的。”

李瑞璋一共参加了4项体育测试,由于年代相距较远,大多数项目不是现在测试项目,只能查对其他测试标准。比如100米跑,现在是测试50米。因此,表格中的100米和跳远,是按照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计算的。这两项李瑞璋同学都拿到了75分的成绩。李瑞璋同学的成绩,换算下来得分82.5分,等级是良好。

不过,马杨旭觉得,李瑞璋成绩可能会更好。

“我们是按照原来标准计算的,难度其实比现在要高。”马杨旭说,篮球和铅球两项难以直接对比,但也可以做下推测。

“李瑞璋同学按现在要求看,投篮也应该是优秀。8磅的铅球,合3.36千克。现在用的一般是3千克或者5千克。如果用比较接近的3千克铅球做测试,我估计李同学拿到八九十分应该没问题。”

为什么八十多年前 宁波就如此重视体育课

那么,当时的宁波,为何这么重视体育呢?我们可以从1928年余姚县教育公报的文件中,一窥究竟。

这份文件全名叫“国立浙江大学训令:奉大学院令各学校一律注重体育由”。当时的教育行政制度采用大学院制,大学院类似教育部。各省则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以大学校长综理区内教育行政及一切学术事宜。令文中是这么说的:

“照得吾国积弱不振,……国民忽视体育缺乏军国民训练,亦为召侮之由。凡属国民莫不奋起救国……欲肩救国之大任,必须有强健之体魄。……各专门以上学校应一律加课军事教育,每星期至少三次,以两年为限。各中等以下学校,应一律注重体育,每星期亦至少三次至毕业时为止。其应授科目,暂由校自行规定。”

作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宁波人对此感受尤其强烈。

因此,彼时宁波的中学教育,除了开设修身、国文、英文、数学等文化课程,还有体操科,每周3课时,包括普通兵操和兵式体操。而在小学阶段,1928年的《小学暂行条例》规定,体育和国语、算术、地理、卫生等被列入小学教授科目,还规定音乐和体育可以合并教授。

这张独立的体育成绩单以及上面的校长签名,也印证了当时宁波教育界对体育的重视。

●金报快评

延至15分钟

打破“课间圈养”

近年来,中小学课间“静悄悄”现象非常普遍,“课间圈养教育”盛行,饱受社会诟病,原因之一便是课间活动时间过短。

课间活动时间由延续多年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看似只是增加短短5分钟,但在客观上有助于打破“课间圈养”,让中小学生在课间有更充裕的时间走出教室,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放松大脑,缓解疲劳,舒展筋骨,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不过,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只是迈出了打破“课间圈养”关键一步,要完全打破“课间圈养”,彻底告别课间“静悄悄”现象,真正发挥出课间15分钟政策善意功效,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在课间能走出教室进行放松休息、有益社交及适量体育活动,还需要配套更多措施,让学生课间玩得开心、家长放心。

首先,用精细化法律法规厘清学生校园意外事故的责任边界,改革学校安全工作考核标准,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考核机制,以及完善学生校园意外保险,打消学校和老师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放心放开学生享受热闹快乐的课间活动时间。

其次,强化管理,规范课堂教育教学秩序,严禁老师拖堂或提前上课,避免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人为缩短。

再者,学校应为学生课间撒欢创造条件。一方面,学校应科学合理规划安排校园活动空间,课间开放更多的体育活动场地,增加体育器材和活动设施,引导学生安全有序撒欢。另一方面,完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为学生课间撒欢保驾护航。比如,小学可以安排教师课间值班,强化安全教育,引导老师、学生认识和防范安全风险。张立美

2025-02-14 ​89年前的李同学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8648.html 1 3 穿越到现在 体育能拿多少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