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创五“嗨”场: 为课后生活植入美学DNA

宁波市镇安小学赵海燕

一、美创五“嗨”场,为学生规划“美创”学习攻略

2002年,宁波市镇安小学成为全国第一家四点钟学校。尽管率先20多年的“家校社政”多方托盘、“接轨联盟”的合力托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双减”对课后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拥有更多可支配的学习活动时空,因此学校亟需提供高品质的活动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推动课后服务迭代升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双新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期待,更是学校为之努力的目标。学校深耕美育赛道,开启创新赋能,致力于为孩子规划“美创”学习攻略,打造美创五“嗨”场,以美育滋养学生课后活动内容,贯穿活动全过程,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赋予学生一种破茧力、生命力、创造力;在美创生活的践行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进而成为气质高雅,热爱生活的人。

美创五“嗨”场指的是五大主题项目:美“琢”微工场、美“变”云剧场、美“淘”物流场、美“孵”创意场、美“扬”毓德场,让学生化身小工匠、大玩家、经济家、研发师、小楷模,让课后生活“趣”起来,“活”起来,“潮”起来,“靓”起来,“雅”起来。

美创五“嗨”场运作流程为三个“jian 场” :学校、家庭、社区、企业、文化机构五方托盘,联盟共参,通过招聘场主、项目招标、选厂组团三个步骤,完成“建”场,让项目顺利落地;通过多场景时空、多元化师资、多保障资源三个维度,打造“践”场,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成果发布、上榜评选、媒体播报三种形式,实现“见”场,让美创成果看得见。

二、美创五“嗨”场,为学生开启“美创”学习旅程

美育如水,育人无痕。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孩子们搭建不同角度的“嗨”场,让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使他们的直接愉悦性、丰富情感性、个性自由性自然生发。

(一)美“琢”微工场,匠心我践行

在快制作、快消费的当今社会,工匠精神需要被弘扬,被小学生推崇与践行。美“琢”微工场里有很多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文化项目:手绘图谱、本草浮雕、花草纸艺、民族纹样等,小工匠们从作品的材质、色彩、造型、工艺等入手,通过“琢”包装、“琢”工艺、“琢”造型、“琢”材料、“琢”内容、“琢”色彩,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以匠心铸就精品,用精品守护初心。如本草浮雕项目,在石膏粉上把新鲜的中草药压印出纹理,上色,完成栩栩如生的本草样本。再如纹样项目,孩子们以美丽的民族纹样为基调,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添加了中国文化味的纹样。又如把镇安红巷中的廊、桥、园、馆、场、铺、人、家巧绘成红色地图,让红巷成为孩子们的网红打卡地,浸润式的研学基地。

(二)美“变”云剧场,角色我扮演

美“变”云剧场里的大玩家们,把课本剧、皮影戏、红色故事、传统节气、AI智能等都作为素材,精心设计剧本,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道具,录播成小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在云剧场里演播了一场场童趣盎然的剧本,受到了师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我校有30多件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创意无极限”栏目播出,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镇安小学师生共同编排的《镇安 有自己的英雄》情景剧再现了红色历史,成为学校经典剧目。

(三)美“淘”物流场,产销我当家

美“淘”物流场以互联网知识经济为载体,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美的展示平台、交换平台、爱心平台,以美换美,以美化爱。物流场的流程分为七步:美物收集——美物分类——美物包装及定价——美淘市场——分类配货——上柜流通——点赞好评——捐赠善款,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文创小工艺品放到物流场中,化身营销师、经济师、会展师等,在老师、家长们的助力下从事起市场调研、倡议策划及价格管理等工作。如“乐淘丰巢”中,你看中了我的清风扇,我相中了他创意无极限的“吸橡皮泥器”,孩子们互相欣赏美品,纷纷交换,乐在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美欲望和兴趣。又如“之江同心石榴红”项目中,孩子们把防疫香囊、手绘西游记长卷、笔帘等美创作品进行云淘义卖、爱心拍卖,所得善款捐赠给青海、四川、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就这样,他们以美为媒,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双向奔赴教育共富。美“淘”物流场中,孩子们共展示了3000多件美创作品,流通量达到了80%以上,捐赠善款达到30多万。

(四)美“孵”创意场,品牌我来创

创新意识何等重要,我们需从小为孩子种下一颗创意的种子,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美“孵”创意场为载体,孩子们化身研发师、开发者,将文创、电游、动漫、3D等多方面的创意变现,创思显现,创举呈现。孩子们孵化了学校的LOGO,研发了镇安百年校庆时的吉祥物、文化衫、镇尺、镇安公仔、动漫书签等50多项文创产品;参与设计了古风类、运动类、艺术类等各式校服;开发了10余款文明礼仪网络游戏。其中,垃圾分类游戏取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风靡兄弟学校,获得了社会广泛称赞。

(五)美“扬”毓德场,文明我代言

美创生活的最终目标是以美毓德,以德行美,以德成美,让美德在学生间徜徉,让美行成为时尚。学生们绘制了“行有礼、餐有礼、网有礼、往有礼……”等“浙风十礼图”,挂遍白鹤街道的大街小巷,向广大居民传递了文明清风。又通过“岗位明星”方式,倡导人人都是小义工,人人履职一岗位,孩子们乐管一物、乐扫一地、乐护一花、乐帮一人……孩子们化身道德小楷模,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美代言,用自己的义工行动行德扬善。小楷模们能重“日常”、重“细节”、重“行动”,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群人,让文明礼仪蔚然成风。涌现了大批美德少年,全国文明家庭在镇安诞生,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花落镇安。

三、美创五“嗨”场,为学生实现“美创”学习蝶变

(一)融合教学,优化小学生美创活动新模式

美创活动采用“交互-浸润”式活动模式,让感悟美,实践美,创造美真实发生。整个过程置于开放的、多维的、互动的场景中,课内课外延伸,学生、老师、家长、网友、企业、社区、文化机构……众多因素介入,美育不再局限在书斋式的、封闭的、狭小的课堂里,不再是老师与学生的孤独对话,达到了人人都是美创者,实现融合教学,“置身—感知—体验—创生”的审美迁跃,让孩子们拥有向美而生的成长轨迹、向善而行的生命能量。从活动范式、人文意义、情感品质及文化环境四个维度构成了对审美教育的整体观照。

(二)深度挖潜,培养小学生美学素养新动能

基于真实课后生活情境的美创项目,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实现了迭代升级。自由创作会让孩子变得专注,让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全校有近2/3的学生能对身边的物品进行简单加工,使其成为有意义的美品,如加工以廉为主题的清风扇800余把,创意茶杯100余种,教室、花坛、走廊,图书角等都成为学生美创加工场所,提高了加工与改造能力。

(三)向美而生,提升小学生审美意识新自觉

美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踏实地磨砺与积累。在美创活动中,孩子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树立了以美为荣的意识,处处行美,时时为美。美在仪容仪表,穿着打扮得体了;美在言行举止,说话谈吐文雅了,美在生活情调,连吃的水果也要摆成艺术品;美在交际方式,如送给小伙伴的生日礼物也充满了文化味。师生家长等共创了一个有温度的环境,用艺术和审美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能量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新的生长空间,让孩子们遇见万花筒般的多彩世界。

2025-02-14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8642.html 1 3 美创五“嗨”场: 为课后生活植入美学DNA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