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教育局 今年这么干

镇海区

高水平迎接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基础教育生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学校“四项监测”工作。镇海区现代化学校(幼儿园)比例达到38%以上。深化与宁波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加强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深入探索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谋划贝时璋学校等科技学校特色建设。建成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庄市校区和贝时璋学校,新增学位5310个。实施龙赛中学扩建、澥浦中心学校扩建等工程,谋划一批新建学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特色。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至85%左右,普高录取率提升至75%左右,充分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北仑区

北仑区重点开展“解构‘力量密码’·走向新质教育”行动。有序推进镇海中学甬江校区(二期)、北仑区外国语学校等校舍工程11个,确保人亚学校、宁大附属甬江科创实验学校、临港经济示范区配套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6225个。推进全民学习中心建设。新增学生午休躺睡座椅8000套、中小学自助餐食堂5家,开展幼儿园网络和护眼灯光改造,有序增设更多最美上学路。以新质学校建设为主要抓手发展新质教育,扩大教育集团试点,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探索“人工智能+教育”,争创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区。探索打造中高本一体化发展职教共同体。

鄞州区

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布局,今年以“城区扩容、镇区集聚、分区优化”为原则,推动建设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安排3所中小学扩建工程,新增学位7500余个,再减少红色预警学校2所以上。联动资规、发改等部门研究对策,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开展闲置校舍园舍的盘活研究,积极破解资源开发利用难题。跟进“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接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教育需求,着手谋划建设更加关注个体的新质学校。依托“院士之乡”科教资源,深入建设全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积极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一校一基地”,加强科学科技实验室建设,新增校内外科技教育实践基地75个以上,打造“鄞智聚能”科学教育品牌。

奉化区

奉化实施六大“杠杆行动”,推动教育强区建设。挖潜扩容、贯通资源,形成科学度峰计划。加快推进宁南新城和松岙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项目。特别是做好普高学位扩容计划,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实现普高录取率达到75%左右。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重点实施科学素养“燎原计划”,开展“三个100”建设,优选优聘科学副校长100名,打造科学教育特色课程100门,建设投用创新实验室100个。聚焦校长队伍、名优教师、班主任队伍实施“领军计划”“领雁计划”“领航计划”,进一步加强前瞻性谋划,推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岗。

余姚市

2025年,余姚市教育系统将实施“3+3”行动计划,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包括,实施“强师资、育全人、提质量”三大行动。办好课堂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健心节等“五大节”活动,深化课程改革,实施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做好“强党建、增资源、优治理”三大保障,完成双河学校新建、长安小学扩建等项目7个,新增省现代化学校6所,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确保“两县”创建通过国家级评估。推进普高扩容增量计划,开工建设浙江万里学院余姚校区,推进宁职院余姚校区建设、市职技校扩建、两大职业教育集团组建。

慈溪市

慈溪市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国家级申报创建,持续擦亮“慈有优教”品牌。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一体推进城乡中小学教育布局谋划。持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全覆盖、全时段、全贯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全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探索由中职、高职、企业联合举办的本土化中高职一体长学制办学模式,积极支持行知职校、慈溪职高与慈溪技师学院举办的省、宁波市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引导更多学生留慈就业创业。2025年计划实施政府性投资教育类续建项目8个,年计划完成投资约8.56亿元。其中,新城河区块九年一贯制学校、白云小学迁建、龙头山地块建设项目、新潮塘6#地块建设项目(文锦二期)将于8月竣工投用。

宁海县

宁海县纵深推进“宁好学”四大工程,持续推进“两县”创建,展现更强教育担当,实现更大教育作为。启动实施普惠性幼儿园扩容工程和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继续推进省义务教育全域教共体办学试点县工作,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合打造小初高学段贯通培养新渠道。健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重点实施宁海中学改扩建等4个项目。开展学龄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研究,稳妥分类做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计划撤销小规模学校3-4所。为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提供义务段公办学位。

象山县

象山县将坚持“1235”教育发展路径(“1”——突出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一条主线;“2”——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教师为主体,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深化高效课堂,打造高质作业,实施高标托管,推动“学”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5”——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全县教育质量、教育满意度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适时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集团扩容,加快教共体3.0建设,办好首个成人教育集团和综合实验高中,推动县域高中优质扩容、特色多样发展工作落实落地。校家社同心构建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多方合力打造特殊教育和“少年与海”研学两项品牌。

高新区

聚焦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高新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育教学基础工作,塑造特色教育品牌。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100%。2025年初中升入高中段比例达99%以上。扎实推进托幼一体化,在有资源的幼儿园按需设置托位。实现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以上,优质幼儿园创建率达100%。适应人口发展等变化趋势,重新论证韵升地块九年一贯制学校、实验学校二期项目等原有规划,统筹考虑、审慎建设相关规划幼儿园,统筹谋划沐拾里、东江汇等已建成幼儿园的投用。

前湾新区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公办幼儿园应开尽开,预计新增公办学位300个。革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办法,将补助金额与幼儿园等级、在园幼儿数等挂钩,推动省三级园创省优质园。推动全域教共体发展,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整合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异,助力优质均衡。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指标,加快补齐短板,高标准通过评估。推动1所义务段学校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着力打造科学中学为新区教育样板,持续提升科学中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学中学主动与镇海中学深化办学合作。发挥浙江省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引领作用,支持少年科学院发展,率先在新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机制。

2025-01-21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6160.html 1 3 各地教育局 今年这么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