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看似柔弱的纸竟能稳稳托起12本书,鸡蛋在水中摆脱重力束缚欢快漂浮,盐粒如同拥有生命般欢快跳舞,用摸了大蒜的手指轻轻一拎,蛋黄就乖乖脱离蛋清……这些奇妙现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魔法,而是孩子们亲手实践、亲眼见证的科学实验,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用稚嫩笔触记录下的趣味科学之旅。
鸡蛋漂浮实验
宁波市实验小学万安校区307班
胡欣妤(证号2516013)
指导老师 魏莱
今天,我准备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生鸡蛋、一瓶水、一根筷子和一包食盐,在家里做了鸡蛋漂浮实验。
实验开始了,我先往玻璃杯中放了四分之三的水。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杯中,“扑通”一声,鸡蛋晃晃悠悠地沉入杯底。接着,我往杯中放了一大勺食盐。我用筷子轻轻搅拌,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可是,鸡蛋宝宝一点都没有苏醒的迹象,还是纹丝不动地躺着。“鸡蛋能浮起来吗?是不是盐放少了?”我有点焦急。于是我又放了两大勺食盐,继续搅拌,但是鸡蛋宝宝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我有点失落,心想:“这次实验不会失败了吧?”就当我要放弃的时候,鸡蛋宝宝醒了,它的小脑袋慢慢地探出了水面。“太棒了!鸡蛋浮起来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原来是水的密度比鸡蛋小,在水中加入盐,当盐水的密度渐渐变得比鸡蛋大,鸡蛋就浮起来了。
生活中处处都是奥秘,我们只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双手去做实验,用大脑去思考,就一定会有新的感悟和无穷的收获。
趣“盐”妙舞
宁波市实验小学万安校区305班
季蔓如(证号2516009)
指导老师 应敏
科学老师让我们用一个空碗、保鲜膜和食用盐做一个实验,题目自己定。我回到家,翻箱倒柜,东找西找,终于找齐了实验要用的材料。这几样材料可以做一个怎样的科学小实验呢?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决定做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实验——会跳舞的盐。
准备好实验用品,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保鲜膜覆盖在碗口上,并且尽量把它绷紧,就像给碗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被子。然后,我把食用盐均匀地倒在保鲜膜上。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最后结果了。我紧张又期待,深吸一口气,用吃奶的力气喊了一声。咦,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粒粒盐像一个个舞者,随着我的喊声在保鲜膜上开心、欢快地舞蹈起来。哇,真的是太神奇了,盐真的会跳舞呢!我还发现,我喊得越大声,盐跳得越高。
这是为什么呢?我迫不及待地去问妈妈,妈妈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当你对着碗口的保鲜膜发声时,引起了碗内空气的振动,进而让保鲜膜也一起跟着振动,于是保鲜膜上的盐也就一起跳起来了。”
一个简简单单的科学小实验,也让我体会到科学的奥秘所在。这次科学小实验可真好玩!
一纸托千斤
宁波市实验小学万安校区405班
应越(证号2516020)
指导老师 吴建萍
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堂班队课,老师拿着一沓纸走进了教室,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我手里的每一张纸都能托起12本书。”班级里瞬间就炸开了锅:“这怎么可能?”“一张纸,怎么会托起12本书呢?”老师笑了:“我可没有吹牛,实验出真理,我给你们每个小组发两张纸,看看大家能不能实现一纸托千斤!”
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开始了实验。突然,小文灵机一动:“汶川大地震时,房屋全倒了,可信号塔没有倒。信号塔是由一个个三角形组成的,如果我们把纸折成一个个三角形组成的扇形,是不是就能托起书本了呢?”大家听后纷纷赞同。我迅速将纸折成扇形,小心翼翼地放上第一本书。只见书平稳地躺在了扇形纸上,大家见状松了口气。然而,当第二本书刚放上去时,“啪”的一声,扇形纸就倒下了。
看着倒下的扇形纸,我想到了办法:快递箱上的扇形纸通常有好多层,可以托起很多东西。如果将扇形纸对折几次,增加其厚度和稳定性,说不定就能托起12本书。于是,我和同桌赶快折好纸,再小心翼翼地往上放书,一本,两本,五本……当放到第十二本时,纸依然稳稳地托着书。我们继续尝试,哇,竟然成功放上了十八本书!我们欢呼起来:“我们成功了!”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折数越多,纸能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这节课不仅让我学到了科学知识,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平时要多留心观察事物,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
吸尘器的秘密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清泉校区103班
王一歆(证号2524135)
指导老师 周华静
周末,全家人在家打扫卫生。我望着吸尘器在地上走动,纸屑就轻易地被吸进去,觉得很神奇。我问爸爸:为什么吸尘器可以把地上的灰尘和纸屑吸进肚子里?爸爸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说:“宝贝,我们一起做个小吸尘器来找答案吧!”
盒子里有好多零件,有小电机、电池盒、扇叶,还有一个矿泉水瓶子。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把电机导线接好,再把扇叶装在电机的轴上。接着,我把电池盒和电机用导线连起来,就像给它们牵上了小手。然后把矿泉水瓶子剪开,蒙上纱布固定在扇叶前面。
终于,我们的小吸尘器做好啦!我紧张又兴奋地按下开关,电机“嗡嗡”地响起来,扇叶快速地转动。我把小吸尘器的口对准桌子上的纸屑,纸屑一下子就被吸了进去。
我好奇地睁大眼睛,爸爸笑着说:“你看,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就会把前面的空气吸到后面去。前面的空气就变少了,外面的空气就会带着纸屑一起往吸尘器里跑,这就是吸尘器把纸屑吸进去的秘密哦。”
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吸尘器有这么大的学问!这个实验可真有趣,我以后还要和爸爸做更多的实验,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压缩空气实验
鄞州新蓝青学校303班
胡倩茜(证号2580802)
指导老师 王怀通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这个性质可以通过使用注射器的实验来直观地体会。
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活塞会向下移动,这是因为我们施加的力压缩了注射器内的空气,使其体积变小。松手后,由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活塞会慢慢向上移动,直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推动活塞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空气被压缩。如果用力较大,活塞会进一步向下移动,表明空气可以被进一步压缩。这也说明了空气具有一定的压缩性。
为了直观地观察空气和水的压缩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实验。使用一个相同的注射器,然后抽取相同刻度的空气和水,然后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并向下压缩活塞。你会发现,在压缩空气的时候,活塞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而在压缩水的时候,活塞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而水不易被压缩。
基于以上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实验结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程度越大,弹性越强。
有趣的科学实验
镇海区静远小学306班
杜乐怡(证号2523229)
指导老师 俞濛悦
一天,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小视频。视频里的老师用大蒜抹了抹手指,就把碗里的蛋黄给拎了起来。“这是真的吗?”我不禁发出疑问。妈妈说:“那不如我们来实验一番!”
说干就干,我从冰箱里拿出一只鸡蛋,再拿出一只干净的碗,然后把鸡蛋磕在碗沿上。随着“咔嚓”一声,蛋壳碎了。我用力掰开蛋壳,透明的蛋清和金灿灿的蛋黄随即滑到碗里。接下来,妈妈把大蒜切成两片,我把切口的那面反复涂在食指和大拇指上。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小心翼翼地用两只手指轻轻捏起蛋黄,慢慢向上提,连大气都不敢喘。这蛋黄果然跟视频里一样,剥离蛋清的外衣,被我的手指牢牢抓住,像颗小水滴一样挂在我的指尖,真的太神奇了!
我问妈妈:“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妈妈告诉我,大蒜的身体里有一种秘密武器,不仅能让大蒜散发出浓郁的气味,而且具有特殊的黏性,使得蛋黄能够暂时“黏”在手指上。
原来是这样!通过这奇妙又有趣的小实验,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