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致力于研究当代中国动画,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动画最有生命力。
他从英国不远万里来中国求学读博,在宁波学习生活了10多年,已把宁波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叫Thomas William Whyke,更有个响亮的中文名:唐锐杰。
近日,记者采访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系助理教授Thomas,听他介绍关于当代中国动画的研究心得,和他与宁波的故事。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周婉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Thomas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当代中国动画,他告诉记者:“我研究的领域是如何利用动画这种媒介重新讲述古老的中国故事,以及这些故事主题和当代中国相关的主题产生连接。”
“我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动画的演变,特别是我们所称的‘民族风格’,也就是说动画如何在适应现代观众的同时,代表中国的文化身份。”Thomas说,令他着迷的是,当下的很多动画作品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动画”的意义:不再仅仅是复制传统的艺术风格,而是创造出一种新的、能够代表中国和全球观众对话的东西。
Thomas认为,中国动画近年来在技术和创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看到新一代的作品将世界级的数字动画与独特的中国叙事相结合。”他以《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白蛇:缘起》和《大圣归来》等作品为例说,“这些作品不再简单地模仿国际风格或僵化地遵循传统格式。相反,它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这一演变表明,中国动画在全球市场上正找到自己的声音。”
尤其是2024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让Thomas赞不绝口。“三天内售出1000万份,可与国际大作相媲美,这标志着中国数字娱乐的一个重要时刻。”Thomas评价说,这款游戏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成就,更在于它对经典《西游记》故事的重新想象。“《黑神话:悟空》在中国引发了一股文化热潮,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了数十亿次观看。更重要的是,它吸引了国际关注,不是通过刻意‘输出’中国文化,而是专注于创造一个自然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优秀产品。这种有机的文化分享方式比之前的刻意文化出口更为有效。”Thomas说。
Thomas说:“在中国有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反映了这样一个理念:拥抱自己的文化遗产可以带来更广泛的吸引力和欣赏。当代中国动画就是如此!”
“宁波是我的第二故乡”
为何选择当代中国动画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Thomas说是源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我在高中时就开始学习中文了,当时我的父亲告诉我,未来中国将是个世界强国。”他告诉记者,2013年,他来到宁波诺丁汉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18年完成了博士学位(之前有段时间在浙江大学学习过)。而后,Thomas就留在宁诺担任助理教授。
“我已经在宁波度过了十多年,宁波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我觉得宁波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Thomas对宁波充满感情,他认为宁波拥有独特的文化、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在宁波期间他走遍了天一阁、东钱湖等地方,深深喜欢上这个城市。如今的Thomas已在宁波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五岁的儿子叫我超级爸爸!”Thomas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在宁诺,Thomas所教的其中一门课程是《跨文化交际》,深受大学生们欢迎,拥有大量的学生粉丝。
他告诉记者,这门课主要培养的是大学生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沟通的能力,“同时,我致力于促进公平、多样和包容的教育环境,让中国学生能够接触国际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通过将全球知识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发展应对日益互联的世界所需的技能。这种方法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接纳外国文化,最终为更加包容的全球社会做出贡献。”
Thomas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到舒适、可以自由发言的环境,并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在Thomas的课堂上,每个学生在一到两小时的课程中至少会发言一次,他说:“对我来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这种方法凸显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我不断鼓励他们自信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