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地点:校园农场、附近的社区广场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美术、劳动…… ●考试题目:种菜、卖菜 ●考试时间:3个多月 ●考试方式:无纸笔

今年期末测评 “考题”是卖菜

孩子们的“蔬菜集市”。 通讯员供图

居民们挑选“菜品”。通讯员供图

“1块7一斤,2.1斤,奶奶,3块5毛7,算3块5好嘞。”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从顾客手中接过5元纸币,并准确地找了零钱交给顾客。这是1月3日上午,发生在宁波市华天小学附近社区广场上的一幕。

当天一早,华天小学的学生们便在广场里支起4个摊位,售卖早上刚刚采摘的蔬菜。对他们而言,这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卖菜活动,还是这学期的期末测评之一。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励彤

种菜+卖菜

这场测评为期三个多月

现场,摊位上的蔬菜种类十分丰富,有上海青、白萝卜、生菜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驻足、选购。

这些蔬菜,都是学生们自己亲自播种的。

去年10月,学生们在老师指引下在校园里种下了这批蔬菜。“从选择菜品、播种、浇水、施肥、除虫到最后收割,全班孩子分成几个小组,亲自参与了整个流程。”活动负责老师张笑艳告诉记者,这期间,科学、劳动学科老师已经根据学生表现,对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劳动能力给予综合考评。

当天,在孩子们“沉浸式”售卖期间,语文老师仔细考察学生的情景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与角色扮演能力;数学老师则聚焦学生在实际交易中的计算能力;针对孩子们为了这次售卖设计的海报和广告,美术老师则会根据色彩、构图等,评估学生的创意设计和美术表达能力。

“老师说,这是一次测评,可是我觉得这实在是太有趣了,根本不像测评!”202班兰依霖同学兴奋地说,自己的任务是负责吆喝,吸引顾客来买菜,“我觉得社区里的爷爷奶奶都很和蔼,我给他们介绍了我们摊位的四季青,他们夸我真能干!”

孩子们的表现,让老师们刮目相看。

“在整场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可能兜售时有些羞涩,找零时有些慌乱,但他们始终都兴致勃勃地沉浸其中。”负责语文学科测评的老师吴红娜在观察了一个小时后表示,就语文学科来说,这次活动巧妙地把语文学科中“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两个维度的考察内容纳入进来。学生不是被动地应付测评,而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展现了这些素养。

多元的表现形式、巧妙的场景设计、趣味的参与方式,让这场期末学业评价不再严肃。张笑艳表示,这场蔬菜集市,只是华天小学探索期末无纸笔化测评的一部分,其他班级的同学还将通过腊八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完成期末测评。

游园会、情境化考试……

让期末评价有了N种打开方式

说起“非纸笔测评”,大家都已不陌生。

早在2014年,宁波市小学自主探索形成“模块考试”“主题游园式测评”“情景化考试”等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测评。期末测评不再停留在纸面,期末评价也有了N种打开方式。

2022年,应素养发展与综合评价改革的需求,非纸笔测评跳出游戏化,走向了以落实学科综合素养、跨学科素养的项目测评和主题测评。

这次华天小学尝试将“期末测评”的“战线”拉长,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素养,也是“素养本位”的一种体现,更是宁波各学校、各区域探索评价改革,助力实现“评价赋能”的一个缩影。

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曙区全区中小学均在小学一二年级全面推进非纸笔测试。目前,海曙区已建立区域“非纸笔测评”资源库,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开展非纸笔测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为区域内的其他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未来,“非纸笔测评”还将如何发展?记者联系了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评价教研员刘倩,她认为,评价工具对推动非纸笔测评发展格外重要。她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未来要致力于实现评价工具的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段的需要。评价工具的设计应基于数据分析,以数据驱动改进。具体来说,可以应用数字平台储存、处理数据,从数据中不仅寻找学生表现情况,也可用于反思评价工具的设计情况。

2025-01-07 ●考试地点:校园农场、附近的社区广场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美术、劳动…… ●考试题目:种菜、卖菜 ●考试时间:3个多月 ●考试方式:无纸笔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3591.html 1 3 今年期末测评 “考题”是卖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