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这一论断的确立,意味着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战略。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科学教育都将是教育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023年出台《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2024年召开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宁波正持续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并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相关工作经验5次被教育部专题刊发推介,2次获教育部领导肯定性批示。
然而,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加持赋能。2024年12月30日,代表委员进校园最后一场活动走进鄞州中学,共同聚焦“科学教育,我们还能为孩子们做什么”。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樊莹/文 张培坚/摄
课程与师资
学校教育如何发力
科创一直是鄞州中学的一大特色,正因为此,宁波市科学教育指导中心2023年落户该校。现场,鄞州中学党委书记王仕杰介绍了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做法和探索,包括课程创新、大中小贯通式培养、“家校社协同”搭建科学教育平台等。如本学期开学时,学校推出了未来系列课程,提出要着力打造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未来企业家、未来医学家、未来艺术家。并签约了一批合作单位,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空间。“未来科学家”课程签约了陈剑平院士团队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杨德仁院士团队能源电子材料研发团队、谭忠超院士团队赛迪-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等。
“对于学校来说,要做好科学教育,离不开生源、课程和师资,目前大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紧张。”鄞州中学校长李霞告诉代表委员们,贯通式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材施教等,都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对此,代表委员们表示十分认同。
宁波市人大代表、宁波浙江大学校友科创园主任、浙江省特聘专家陈跃鸣强调,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志向和兴趣,他提到了“志向教育”和“君子不器”两个关键词。
“当年,虞仁荣正是看到了包玉刚对宁波大学的捐赠,才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于是有了如今他对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命名)的捐赠,可见从小立志有多么的重要。”陈跃鸣以虞仁荣的故事,强调志向教育的重要性。君子不器,所以要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方面,学校开设的一系列特色课程,给了学生挖掘特长的更多可能。
国家集训队成员的家庭教育
2024年,宁波共有6名学生进入高中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资格。其中,鄞州中学的罗天泽同学进入了化学奥赛国家集训队,目前正在备战国家队选拔。
活动中,罗天泽的父亲罗玉鹤作为家长代表,与大家分享了罗天泽的成长历程。因为宁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机制的推出,罗天泽得以在初中阶段进入科学素养大讲堂,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对此,罗爸爸感谢宁波在科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给学有余力的孩子们提供了个性化成长的路径。
说到家庭教育,罗爸爸说,罗天泽从小喜欢阅读和动手,他的阅读范围比较广,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从小喜欢组装、拆解各种小电器。因为儿子的喜好,家里给他开辟了一个家庭实验角,让罗天泽可以在做中学。
“有机会的话,让孩子多走出去,这一点也很重要。”罗爸爸讲述了儿子走出去的三个小故事。10年前的智博会上,罗天泽和小伙伴被一个3D打印的智能机器人深深吸引,那双眼放光的画面让罗爸爸印象深刻。2022年8月,进入高中前的暑期实践中,罗天泽和小伙伴走进父亲工作的电力公司,他们看到了无人机巡线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认识了不同类型的无人机,进行了无人机模拟操作,切身感受了科技改变世界的场景。2024年10月底,在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之后,罗天泽又前往广东博物馆参观,在矿石展区看得津津有味。
这些经历,无形中加深了罗天泽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作为家长,普遍的误区是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自己的体会,在家庭教育中,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像我们保护空气和水一样。”
对于家庭教育,代表委员们深有感触。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创造力,而不是仅仅看一个考试成绩。校家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现象是,家长们的理念也在慢慢转变。”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宁波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秘书长崔立琼说,以元旦举行的宁波市迎新年群众健身跑活动为例,这几年报名参加的亲子组合大大增加,说明家长们更加重视让孩子参与各类社会活动。
“可以创造条件,让一些具有先进理念的家长们,开设一些家长课堂,相信这种现身说法会让家长们更受启发。”现场,代表委员们表示。
期待更多社会资源协同
大社会协同,也是宁波持续推进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实现每所学校聘请一名科学副校长、结对一个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正推进与大院大所、高新企业合作建立“共享实验室”等。
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张光明表示,优质社会资源是学生成长重要土壤,良好社会氛围是学生成长重要力量。宁波是一个制造业发达、高新企业众多的城市,全国单项冠军企业就有104家,如果这些高新企业能主动接纳孩子们去学习,就能更好地实现愿学尽学的愿景。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在宁波创立或担任高管的上市公司,就有几十家,我们还有浙大校友科创园,后续可以对接,为孩子们的科学教育出一份力。”同时担任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秘书长的陈跃鸣还表示,也可以整合这方面的社会资源,更好地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市政协委员崔立琼则表示,作为科技运动的“三模”竞赛(空模、海模、车模),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热情和动手能力都很有帮助,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开展更多的体教融合。
校家社协同,为孩子们的科学教育赋能。市人大代表、鄞州区汝意箜篌艺术传习负责人陈莉娜表示,很愿意在这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陈莉娜与鄞州中学有着颇深的渊源,双方共同打造的箜篌课程和社团,登上过央视。现场,她还从美育赋能、德育铸魂、知育培根三个角度,阐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