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口之变 怎样加大公办普高学位供给?

座谈会现场。

吴颖

叶万耿

廖微微

张玉菲

眼下,伴随“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的首批“二孩”进入小学,多地小学入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峰值。未来几年,这一入学高峰将由小学向初中、向高中“排浪式”传导,相应的校舍、师资压力也会陡增,如何应对时代之变?

去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未来三年国家将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然而,如何让政策落地见效?有何难点?

2024年12月30日,由宁波市教育局、现代金报联合开展的“代表委员进校园”第三场活动,2位市人大代表、2位市政协委员受邀走进海曙中学,围绕“面对普通高中的就学高峰,怎样加大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与校长、教师、家长代表面对面交流。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樊莹/文 张培坚/摄

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

新建高中海曙中学由宁波市教育局与海曙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是一所市属区管的公办寄宿制高级中学。目前,所有学生在海曙区气象路59号独立校区借址学习,2025年下半年将搬入高桥镇新校区。

座谈前,代表委员们在海曙中学校长翁伟彬的陪同下参观了借址过渡的校园,直观地感受到高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初步了解了该校的校园建设和管理模式。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留下很深的印象。虽然是小学校区的高中化转换,地方不算大,但这里软硬件设施完善,校园氛围和环境也很不错。”宁波市人大代表、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副站长吴颖一边参观,一边啧啧称赞。

她关注到,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近年来宁波教育系统持续推进教育资源扩容提质,通过新建、借址办学和校内挖潜等多种方式,优化学校布局,其中就有一批新建、改扩建高中学校项目投入使用。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回归到一名高中生家长的身份,我最关心的是学校扩招、学位增加后,优质教育资源跟得上吗?师资力量跟得上吗?”吴颖的问题得到了现场家长代表的认可。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就读理想的高中,更是优质的高中。”现场,一名高二学生家长代表说,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在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时,难免有精力不够用的情况,有时候照顾不到每一个孩子。未来,是不是可以让教师岗位更加合理细分,如设置“教师+教辅人员”等组合岗位,以精准的教学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现在随着各类网络平台的出现,中学生也有机会分享大学水平的课程。很多高校也开设高中生的培训计划。“那么,大学和中学之间是不是可以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在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共享。此外,高中课堂能否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吴颖补充道。

建立编制“蓄水池”,盘活师资很关键

2024年11月27日,“奔甬而来 博聚英才”2024年度全国巡回教育人才招聘活动杭州专场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此次招聘活动是宁波教育系统的专项引才引智活动,瞄准宁波的教育人才需求,精准匹配人才岗位。

当日,在甬17所高校科研院所、15所宁波市部分重点中学和2家在甬浙江大学校友企业齐聚现场,向青年才俊抛出“橄榄枝”。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博毕业生对接洽谈。

“普高学位增量背后,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并留住他们,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校长翁伟彬的另一个身份,是宁波市政协委员。如何加大师资队伍人才引进?他提出,宁波是否能出台政策,进一步优化招聘程序、岗位设置等,加快“抢人”节奏。

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科技人才处(市外国专家局)处长廖微微也有类似的看法。她说,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建议人社、编办等相关部门提前布局,建立编制“蓄水池”,如提前放开一些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锁定人才,确保学校能有优秀的师资团队。廖微微建议,有关部门在核定编制范围内,全力支持教育系统人才引进用编需求,并实现对全市公办高中教职员编制和人员变动情况实时掌握、动态监控。

稳步扩大综合高中试点

让教育更加个性化、多样化

很长一段时间,在已有的普高基础上改扩建、挖存量,是增加学位供给的主要方式。但这一办法,“潜力”仍十分有限。

2024年,宁波在多所优质中职学校内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其中,宁波外事学校、宁波经贸学校2所中职学校设立综合高中教学点,与宁波美术学校一起开展综合高中试点。这些学校打破普职身份壁垒,允许学生多次选择、多次分流。学生能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与学习素质能力,自主选择接受普通教育或是职业教育,进而搭建起普通高考、高职考、出国留学等多元化升学渠道。

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关注到这个全新的教育模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目前来看,宁波首批试点的职业学校招生情况良好,宁波外事学校等学校还进行了普高教学区的改扩建。”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正高级讲师张玉菲表示,现在,不少学生和家长存在中考普职分流焦虑,而缓解焦虑,光靠扩大普高招生规模、提高普高录取率等远远不够,需要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同时,面对生源基础、学习课程的变化,接下来职业学校教师如何做好转型发展,也是非常重要。

宁波市人大代表、浙江罗亚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叶万耿也认为,中职学校设立综合高中试点,有助于推进职普融合。学生可以一边学习普通类高中课程,一边学习专业课程,拓宽选择空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建议今后宁波稳步扩大试点学校数量及规模,助力培育更多契合时代需求、富有创新精神与综合素养的栋梁之材。

活动最后,代表委员们表示,虽然扩大普通高中学位是大势所趋,但学生和家长仍要有清晰的认识:上普高已经不是唯一出路,职业教育同样能通向更高学府,开启无限可能的未来。家长应综合考虑孩子成绩、兴趣、性格特点等,理性选择适合的教育。

2025-01-03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2869.html 1 3 应对人口之变 怎样加大公办普高学位供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