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浙江持续迭代深化“千万工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千万工程”实施20多年来,浙江乡村的发展阶段正逐步从建设向运营转变。片区组团应运而生,以乡村产业增链补链强链为核心重构产业格局,背后深层次的动力则源自深化改革。
围绕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制度有待进一步破解,城乡要素流动瓶颈制约有待进一步突破,农民持续增收新动能有待进一步挖掘等难点,浙江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聚焦“地、产、人、富、融”五大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联动推进强村富民、扩中提低和区域协调发展。如青年入乡改革提出完善青年入乡招引机制、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管理、乡村人才“四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及服务保障等机制,推动“筑巢引凤”和“固巢养凤”双向结合;未来乡村改革软硬并重,提出要完善乡村规划、乡村建设管理,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来自《浙江日报》
知识点: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新发展理念,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浙江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持续迭代深化“千万工程”,体现了浙江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浙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