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特需学生实习就业 我们还能做什么?

座谈会现场。

于丹

吕琴

蔡文斌

周娴华

“在学校里,老师都很关心他们,但是从学校出去以后怎么办,我的孩子能去哪里?真的很迷茫。”这是一名孤独症孩子母亲的困惑和焦虑。

12月25日,由宁波市教育局、现代金报联合开展的“代表委员进校园”第二场活动,2位市人大代表、2位市政协委员受邀走进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围绕“如何促进特需学生的实习、就业”,与校领导、中层职能部门负责人、家长代表面对面交流。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樊莹/文 张培坚/摄

特需学生的实习就业现状如何?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简称宁波市特教中心)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挂牌宁波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引领、辐射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宁波各区(县、市),除了江北,其他都有一所承担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党总支书记王韬介绍,宁波市特教中心目前在读学生共有225人,在职教师76人,覆盖了从学前到职高的各个学段,包含了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孤独症等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而目前全大市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3-18周岁)共有3700多人,其中约有2000人在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随班就读,其余分布在各特殊教育学校里。因此,大力发展融合教育,是当前及今后惠及特需学生的重点。

从近几年宁波市特教中心招收的生源结构变化来看,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的孩子少了,智力障碍、孤独症和多重障碍的孩子明显多了,这是一个趋势。

“谈到孩子们的出路问题,听障学生高中毕业后,几乎全部考入本科或大专院校继续深造。根据我们的跟踪数据来看,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基本都能实现就业。而针对心智障碍的学生,目前几乎没有进一步深造的可能。他们在高中毕业以后,有的去从事服务行业或去工厂工作,有的去庇护性场所如工疗车间、阳光家园等参与劳动,有些障碍程度重的孩子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回归家庭。所以这些孩子的实习就业问题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期望得到更多的扶持和帮助。”王韬很有感触地说。

学校教务处主任姜佩芳告诉代表委员们,为了帮助培智学生和孤独症学生实现更好就业,学校想了很多办法,联系企业,推荐实习,但情况并不乐观。有些企业负责人很有爱心,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但孩子们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状况,跟不上工作节奏,到后来往往很难留下来。

面对这样的现状,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娴华认为,企业的难处也能理解,说到底这还是一个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来考虑的问题,可以倡导让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宁波市人大代表、宁波众信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于丹提到,她去国外考察时,看到有的国家在整个社会的机制体制上,都给特需人群以自立更生的社会环境,比如电梯的按钮在正常高度之外,还有适合轮椅使用人群的一些的设计,比如从公交到地铁,有方便轮椅出行的各种设计,社会为特需人群提供了适切的无障碍设施和便于生活的环境。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只有整个社会有了这样的意识,特需人群才能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

能否延长培智学生的受教育时间?

“我们家孩子现在已经高二了,明年就要面临实习就业的问题,我现在有点焦虑了。”胡同学的妈妈这样告诉代表委员。

由于自己儿子的关系,胡妈妈十分关注特需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之前听说学校有培智孩子被推荐去了咖啡馆实习,她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但后来又听说这样的孩子其实很难被企业接纳,胡妈妈又变得很沮丧。

胡同学的妈妈十分期待,儿子高中毕业以后也能有继续升学的机会,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没有培智学生能上大学的。“像我儿子这样的孩子,十七八岁的年龄,智力水平处于普通孩子8-10岁这个阶段,普通孩子尚且很少在高中毕业后马上去工作,别说是培智孩子了。如果能有学校让他们再多读两年书,哪怕没有学历都没关系,至少再过两年,他们的心智又会成熟一些,也会更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

面对家长代表的心声,市政协委员、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副校长蔡文斌表示非常理解。“其实,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外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读大学,也是一种挑战,最理想的情况是,就在市特教中心开展长学制教学,如类似创办中高职一体化教学班等。”

对此,学校党总支书记王韬表示,学校也在积极努力与争取中,希望有一天能帮心智障碍的学生实现大学梦。

如何让特需学生的技能

变成谋生手段?

轻轻揉搓,再慢慢塑形,大概10分钟时间,一只由超轻黏土做成的大熊猫就在郑同学的指尖慢慢成形,惟妙惟肖的造型让代表委员屡屡点赞。

17岁的郑同学是一名孤独症孩子,但她十分擅长泥塑,只要对照图片,就能很快捏出各种造型的小动物来。

“孩子的作品不仅在校内展览,还在集市的义卖中被抢购一空。”郑同学的妈妈既自豪于女儿的技能,又为女儿的未来担忧,毕竟,女儿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与外界正常交流。

第一次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和学生面对面,宁波市人大代表、宁波众信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于丹感触很深,“如何让有一技之长的孩子更好地发挥特长,实现就业,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职能,为这样的孩子顺利实现就业鼓与呼。”

于丹还建议,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将全市的障碍人群信息输入进去,包括基础信息、受教育情况、以及个人特长和技能等,这样,爱心企业或相关机构就可以很方便地从中了解信息,更为精准地提供实习就业岗位。

宁波市人大代表、江北区洪塘街道望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吕琴惊讶于郑同学的手工技能,她跟郑妈妈说,社区接下来要开展邻里节,正在寻找这样的手艺人,完全可以让郑同学到现场参与。她还提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工坊”等组织机构也经常组织开展助残主题的关爱活动,甚至邀请心灵手巧的残障人士在特定区域摊位售卖自己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引导他们变得自信、自强。

“助力特需学生融入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层面也可以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一个专门的服务平台。由专人负责策划运营,帮助那些有技能的特需群体推广自己的产品,真正让特需群体将技能融入生计,以减轻家庭压力与负担。”吕琴说。

2024-12-27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1962.html 1 3 促进特需学生实习就业 我们还能做什么? /enpproperty-->